安徽马鞍山退伍不褪色 永远葆初心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在花山区,有很多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换装不换心,即便是身处平凡的工作岗位,也始终践行着军人的优良品格,展现出军人的风采。 登记遗体捐献 用行动诠释人间大爱 家住金星新村小区的退役军人陶邦福,在马鞍山市花山区解放路街道东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以及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签署了捐献遗体登记表,用实际行动延长了自己生命的长度,诠释人间大爱。陶邦福今年**岁,**世纪**年代入伍服役*年。陶邦福患有视力二级残疾和心脏病,生活需要老伴料理。其独子也是退役军人,后因精神二级残疾在医院接受住院治疗。多年来,陶邦福和家庭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 前不久,陶邦福因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住院期间还被下了“病危通知书”。在身体渐渐好起来之后,他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陶邦福认为,自己和儿子都是退役军人,如果自己能通过捐献遗体帮助到社会上其他有需要的人,回馈社会,也是一件光荣的事情。当陶邦福向老伴朱春香提出捐献遗体这件事,老伴并未反对。朱春香说,她支持老伴的这一决定,还要帮他完成心愿。东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上门进行登记服务。 “多年来一直得到政府、社会的救助,我心存感激,非常愿意将遗体捐献出来,无偿用于医学教学、科学研究事业,为这个社会作点贡献。”陶邦福说,签了遗体捐献志愿登记表后,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退役军人陶邦福把大爱留在人间,体现了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传递正能量的高贵品格。”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柳海年说。闻“汛”而动 奋战防汛一线 今年夏天,我市出现罕见的持续降雨,导致河水暴涨、部分地区积水严重,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面对防汛严峻形势,退役军人闻“汛”而动,听“令”而行,纷纷加入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冲锋在防汛第一线。他们充分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顶着风雨,没有白天黑夜的巡堤、查险、搬运物资等。 面对日趋严峻的防汛形势,花山区金家庄街道迅速响应,立即成立防汛指挥部及防汛值班室,街道党工委书记、退役军人王殿静更是率领街道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组织工作人员**小时轮班值守。在他的带领下,值班人员提前储备了充足的防汛物资,包括沙袋、抢险机械等,加强巡查值守,确保了防汛工作的万无一失。乡村振兴带头人 架子村民“致富”桥 初衷不忘,兵心不改,“**”后村支书戴后佳****年**月入伍,服役于*****部队,****年**月退役。担任霍里街道苏李村村支书后,日奔波与乡间的田间院落,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经济,带领乡亲小康路上奔富裕,是乡村振兴路上的带头人。 他立足本职岗位,依托党建带发展,走好乡村振兴路。坚持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领产业振兴发展,不断增强“造血”功能。以党建推动产业建设,开展共建合作,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架起农民致富“桥梁”,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年成功举办“第五届苏李葡萄节”活动,苏李村党总支通过马鞍山广电、马鞍山日报、见马鞍山、花山发布等媒体开展助农宣传,进一步扩大苏李葡萄影响力,提升了“苏李葡萄”的品牌效应。他还牵头成立了成立******,依托产业优势,研发艾草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退役军人们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发扬着军人踏实勤奋的优良传统,在平凡岗位上续写出了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