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两区动态】乌兰布和示范区疾病预防控制局完善救助工作机制 提高救助帮扶质效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保障基本民生、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兜底性、基础性保障制度。近年来,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疾病预防控制局,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宗旨,严格贯彻执行社会救助政策,确保救助政策能够精准和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一是严格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完善“按户施策”。示范区疾控局积极落实社会救助扩围增效政策,做好兜底保障工作,实现低收入群体救助帮扶全覆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成年无业的一、二级残疾人和三级精神、智力残疾人参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按照保障标准全额保障,同时低保边缘家庭中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等也按“单人保”实施保障政策。二是强化社会救助队伍建设,保障“规范救助”。示范区疾控局根据民政服务对象数量,为社区(嘎查)配备相应民政助理员**名。配备的民政助理员均从乌斯太镇社会工作者和嘎查社区两委中选拔,通过建设高素质基层社会救助队伍建设,充实社会救助服务力量,确保社会救助政策落实到位,困难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有效、规范的救助。三是规范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做到“逢救必核”。示范区疾控局积极组织社会救助协理员参加全区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培训,并积极与教体、城建、人社、乡村振兴、公安、应急管理、住房公积金、金融机构等**个职能部门实现信息数据共享,为社会救助核对工作的开展铺平道路。四是健全基层主动发现机制,实现“政策找人”。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权益。示范区疾控局以嘎查(社区)网格化管理为依托,充分发挥社会救助协理员作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努力做到急难群众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建立困难群众基础数据库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保障范围。五是加大临时救助保障力度,强化“救助功能”。示范区疾控局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效能,落实《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临时救助办法(暂行)》,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有效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同时,全面推行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救助的政策,简化救助程序,为临时遇困群众救急解难。六是加强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实现“全民覆盖”。示范区疾控局利用政务网、公众号、印制宣传单、公告栏等方式,把政策送进嘎查(社区)、送进院落、送进家庭,让政策深入人心,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的知晓度和公信度,让社会救助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