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既是“传家宝”,更是“镇馆之宝”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民间红色收藏家讲述藏品里的红色故事“红色收藏来自社会,也要回馈社会。”“用我心爱的藏品打造一个让军人可回忆、有共鸣的‘家’,也为更多普通人打开一扇触摸红色历史的窗口,带动红色文化走进千万家。”在民间红色收藏家、松江红色展陈馆名誉馆长郭乃兴看来,把自己收藏的“传家宝”向公众展示,让更多人走进展陈馆,听一件件藏品背后的动人故事,进而感受红色记忆,这是自己作为一名退役军人的毕生所求。
一件件藏品的背后,蕴藏着收藏者的万般情结。多年的服役经历所产生的军旅情怀,让郭乃兴对有关中国人民解放军荣誉的文献和实物情有独钟。如今,郭乃兴收藏的红色主题藏品已达万余件,他也从一名红色收藏家转型为主题策展人。****年*月,松江红色展陈馆开馆,他自告奋勇当起了义务讲解员。近日,他专门从众多收藏品挑出了几件“镇馆之宝”,透过它们讲述这些“传家宝”背后的故事。
****年*月,郭乃兴出生于刚刚解放的上海。对于那段历史,他格外关注。其中,最令他津津乐道的要数解放军丹阳集训学《入城纪律》,解放军入城后抱枪睡马路的一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时是*月份,下着雨,上海群众早上起来一开窗,往外一看,真的是非常动容!这样严明的纪律作风,可以说是人民解放军给上海人民的一份‘见面礼’。”郭乃兴告诉记者,感念于此,他也格外关注上海解放时期的史料书籍,走遍大大小小收藏市场,看见一件收一件,截至目前,已收藏了**余件。
郭乃兴分享的“镇馆之宝”还有这一时期的特殊史料——几件袖章布标。其中一件是华中、华东、中原、皖南联合行政公署的布标,当时,解放上海的三大野战军及提供物资支持的皖南行政公署联合办公,布标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协调解放上海后各方面繁杂的接管工作。其余几件布标写有“人民解放军先遣队”字样,署名上海联合办事处,并钤朱红关防大印。这些布标是进入上海后,先遣队的战士们临时到商店扯了白布做的,由于时期特殊、时间紧张,留存得非常少。“因此非常珍贵,也是一段历史的记载吧!”郭乃兴说。
“在我的展馆里,它们是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也是我的‘传家宝’。”在郭乃兴看来,这些红色“传家宝”的贵重之处在于它们无声记载着一段段苦难与辉煌的红色历史。自己欣赏,给孙辈们讲述一桩桩红色往事之余,他决心将这些藏品向社会公开,与松江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合作设立松江红色展陈馆,以***件各个时期的实物收藏品为载体,讲述红色故事。
松江红色展陈馆开馆一年多来,郭乃兴主动担当讲解员,为老兵、孩童及社会各界人士讲述藏品背后的一个个故事,累计接待参观者****余人次。“我收藏的这些实物展品都很接地气,属于草根一类的,大家看了以后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我可以从柜子里面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摸一摸,大家都非常感兴趣,也自然而然地对红色历史和人民军队格外尊崇。”接待讲解之余,郭乃兴还忙着整理自己的万余件藏品,梳理出藏品背后的故事,适时推出多样化的专题性展陈,为广大退役军人及市民带来丰富鲜活的红色文化飨宴。
郭乃兴在松江红色展陈馆担任义务讲解员,为市民讲述藏品背后的红色故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