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4总结与展望 | 土地:规模延续缩量去库存,城投托底力度不减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总结与展望 | 土地:规模延续缩量去库存,城投托底力度不减在稳市场、去库存为行业发展第一要务的时代背景下,****年土地成交规模延续下滑,截至****年**月**日,全国***城土地成交建筑面积同比下滑**%。预计全年成交建面下降至**亿平方米左右,已与商品房成交规模相近。就城市视角来看,土地成交规模小于商品房成交规模已经成为****年的常态,行业也由此正式迈入了去库存新周期。土拍热度方面,得益于地方主管部门在供求调控得当,以及四限放松、控规调整等稳市场举措对需求测的扶持,少数核心地块持续火爆,使得全年溢价率仍能在*%左右维稳。展望来年,得益于货币政策重提“适度宽松”,以及行业去库存、稳信心步伐的持续推进,****年有望迎来更多高品质、高单价地块成交,土地交易规模方面,也有望在和商品房交易规模相匹配的低位企稳。至于企业投资方面,虽然当前销售端有所转暖,但面对存货周转率大幅上升的挑战,现阶段大部分市场化企业的主要任务仍是调降自身库存,****年企业投资还将处于筑底期。总结** 成交面积:同比降幅收窄至**%,****年以来首次同比降幅低于二成截止****年**月**日,全国***城土地市场成交建筑面积**.*亿平方米,较****年同期下降**%。为促进行业库存压力减轻,近年以来土地市场交易规模的收缩速度明显快于商品房市场,全国土地供求规模连年大幅下降。与****年高点相比,近四年以来土地年成交量已经下跌超过六成。不过**%的同比降幅,已是****年以来降幅最低的一次。就已公布公告数据预估,****年全年土地成交量将在**亿平方米左右,已然和商品房年成交量相近,考虑到出让土地中的配建和保障房等不可售部分,****年全国可售商品房用地出让规模已然小于新房成交,行业已经正式进入去库存周期,土地成交同比降幅的收窄也在情理之中。*、成交规模同比全线回落,一二线提质缩量去库存分城市能级来看,各能级城市土地成交规模均延续收窄,其中一二线城市同比降幅更大。一线城市总成交规模为****万平方米,较上年同期下降了**%。分城市来看,除北京成交规模同比下降**%外,其余三成同比降幅均在二成以上。譬如****年以来新房成交量接近****万平方米的上海,至截稿时仅成交了***万平方米的商品房用地。作为全国市场健康度最高的一线城市,在****年也在放慢供地节奏,减少库存规模,以促进市场加速企稳。二三线城市方面,成交规模规模同样继续缩减,其中二线城市降幅较大,同比下降**%,三四线城市同比下降**%。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领跌之后,三四线城市土地成交规模率先接近底部,在保证城市重大项目建设规模的前提下,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已然不大。相反二线城市仍有不少城市出现了较大降幅,如长春、沈阳、长沙、天津、苏州等城市同比降幅均在五成左右或更高。典型如天津****年以来成交商品房用地仅***万平方米左右,不到新房交易量的四成,再加之放开四限等稳市场政策对需求侧的扶持,****年天津平均新房开盘去化率超过五成,已然是当前稳市场的标杆城市之一。*、城市成交规模普遍缩水,仅西安全年成交有望维持在****万平方米级别 截止**月**日,无一城市成交建筑面积超过****万方。即便从全年预估数据来看,加上最后十天的公告土地,预计全年也仅有西安一市成交建面超过****万平方米。而在****年,还有长沙、重庆、西安、盐城、徐州等五市。土地成交“大市”的消失,一方面是与新房成交规模的下降同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地方主管部门积极调整供地节奏,削减供地规模以促进市场供求恢复。 即便是位于榜首的西安,在近年来新房市场抗压性表现较佳,且城市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情况下,依旧适度削减了供地规模,****年至今土地出让规模同比下降约*%。而徐州、常州、南通等三线城市,****年土地成交规模同比降幅更是超过三成。其中常州在****年明确表态,原则上将停止普通住宅用地供应,也不再新建安置房,****年下半年以来新增供地容积率基本都在*.*以下,为低密度改善型住房用地。 至于****年土地成交量同比上升的少数城市,大多为年内有较多重点项目推动,或前期基数过低,如临沂****年出让土地规模大幅收窄至***万平方米左右, ****年土地成交建面超过***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但相对其****万平方米左右的商品房销售规模来看,仍然处于合理范围之内。 分能级来看,一线城市均未入榜,二线城市有*个城市入榜,较上年减少一个,三四线多达**个城市入榜,较上年增加一个。这也与各能级城市土地成交规模的变动趋势相一致,成交规模快速收缩的高能级入榜城市进一步减少。** 成交金额:同比降幅扩大至**%, 优质高单价地块成交占比下降(略)*、二线城市成交金额同比领跌,优质高单价地块成交占比下降(略)*、TOP*成交金额均同比下行,仅京沪杭成交金额超千亿(略)** 成交热度:少数核心地块火爆,整体溢价率仍延续*%左右低位(略)** 重点城市拿地开工率不足五成,盈利项目才会开盘*、**-**H*成交宅地整体开工率**%,开工两极分化严重CRIC统计了**个典型城市,**城****年至****年上半年成交含宅地块中,整体开工率达到**%,但不同能级差异显著。一线城市的开工率达到**.*%,二线城市则大幅降低至**.*%。也就是说,目前在一线城市以外的地方,土地成交一年半以后的开工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部分非市场化拿地较多的二线城市,长久不开工成为常态,土地供应也成为“无效供应”。*、**城整体开盘率仅**.*%,北京、杭州等城市表现突出从开工情况进一步推进至开盘情况,重点**城**-**H*成交宅地的开盘率进一步下降至**.*%,与开工率相比下降**个百分点。其中一线城市平均开盘率达到**.*%,二线城市则仅有**%。项目的开工、开盘“积极性”受到城市市场活跃程度低、库存高企、城投不断“托底”以及开发商资金情况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开发商的资金将直接影响到项目能否正常推进,达到预期进度。综合来看北京、杭州、上海等城市的开盘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能开盘的项目多数能赚钱在已开盘的项目中,结合建安成本、融资成本等动态盈利能力的测发现,在多数城市能够开盘的项目都能盈利。如济南、合肥、青岛等城市盈利比例超过**%,长三角的苏州、宁波、南京等城市盈利能力也超过五成。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我们结合城市盈利比例和拿地开盘的情况来看,虽然多数城市开盘项目均盈利,但开盘率确保持在较低水平,如深圳率仅为**%,济南、青岛近一年拿地开盘项目数量均在**+,盈利比例超过九成,但实际开盘率不到**%。由此可见,当前市场背景下,只有确定性高的赚钱的项目企业才会有意愿去新开盘。当前企业推盘逻辑和过去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高周转、快增长的阶段,即便是拿了高价地,不赚钱企业也会积极开盘,追求规模。但在这一轮行业长期筑底修复的走势中,企业更加谨慎,更注重流量和收益,因此也只有算得过来账且赚钱的项目才会推盘入市。** 企业投资力度持续收缩,央企拿地金额锐减**%*、企业投资金额三连降,投资意愿处在历史低位****年房企投资持续低迷,全年新增土储百强房企的新增货值、总价和建面百强总和分别为*****亿元、*****亿元和*****万平方米,同比降幅分别为**%、**%和**%,不但同比表现为下降、且降幅较去年末持续增大。拿地销售比方面,全年百强房企拿地销售比*.**,与去年相比下降*.**,再度刷新近*年来最低位。分季度来看,今年全年拿地销售比表现较为稳定,一季度开始就在*.**左右徘徊,拿地销售比受到头部国央企的影响较大,且拿地节奏并未出现大的调整,年末小幅上翘至*.**。截止至**月末,新增货值的各梯队门槛值也仍处于同比下降的状态,新增货值百强门槛值为**.*亿元,同比降幅为**%,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有所收窄。分梯队来看,新增货值**强的门槛值同比下降最为严重,**月末**强门槛值为***.*亿元,同比降幅达到**%,在梯队中降幅最大,且较去年同期降幅增大**个百分点,虽然今年头部国央企拿地仍是助力,但纵向对比来看,头部房企投资的力度也在收紧;其次**强、**强、**强的门槛值同比降幅分别为**%、**%和*%。*、布局高度趋同,头部企业均聚焦一二线核心地块(略)*、央企投资规模大但同比降幅超五成,土地市场城投托底现象仍明显从企业具体投资布局而言,****年仍然保持了“少数央国企占主导、多地城投托底、民企持续萎靡”的格局。央国企同样深陷市场销售持续筑底的影响,投资愈发谨慎,虽然投资规模仍保持领先,但较去年大幅下滑。这也导致在多个地方土地******进行托底,虽然整体金额不及央国企,但数量较多,且拿地金额较去年有明显提升。从拿地金额TOP***企业来看,央国企依旧是****年土地市场绝对主力,虽然上榜数量少但金额占比高。其中,前十一月央企拿地金额占百强比例**%,国企达到**%,分别较****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和上涨*个百分点。而民企金额占比仅有**%,较去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相较之下,城投在央企投资下滑之下承担了更多的托底作用,拿地金额TOP***中城投拿地金额占比达到**%,仅次于央企,较****年同期增加**个百分点,且上榜数量中,城投企业也是占据了半壁江山。进一步细分企业类型来看,混合所有制、民企、央企投资金额均大幅下降,前两者降幅超过**%。降幅最大的是混合所有制企业,较同期下降**%,金地几乎暂缓拿地,万科投资金额不足百亿,即便是今年拿地较为积极的绿城,拿地金额同比下降**%。民企中,目前尚存拿地能力的也仅有少数规模化、全国化的企业,如龙湖、滨江、伟星等等,前十一月拿地金额同比降**%。而拿地金额最多的央国企降幅同样接近五成,保利、华润降幅在**%以下,中海、招商降幅达到**%,谨慎投资成为诸多央企应对市场持续筑底的首要策略。地方国企中,部分企业在积极走出大本营持续拓展质地优良的核心城市,因此拿地金额降幅仅为**%,其中越秀地产表现相对突出,招拍挂和收并购双管齐下,拿地金额增幅接近五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类型房企拿地金额普遍下降的同时,城投则继续为土地市场托底,且拿地金额较****年同期增长**%。展望从全年成交变动来看,****年土地市场成交规模延续缩量,成交建面再度刷新近十年新低,促进行业去库存步伐快速推进,在少数核心优质地块带动下,整体市场热度低位维稳。接下来,在供地规模已经基本紧缩到位的基础之上,土地市场交易规模有望低位企稳,但从企业投资角度来看,鉴于大多数企业现金流、库存周转依旧承压,预计****年企业投资仍将处于筑底期。** 宽松货币政策叠加需求端预期改善,****年土地成交有望低位企稳预估全年数据,****年全国土地成交将较****年高点下降超过六成,期间降幅远远大于商品房、房地产投资、施工面积等行业核心指标。作为行业去库存的最先行指标,土地出让规模的连续大幅度收窄,既是行业供求规律自我调整的体现,也体现了地方主管部门的主动收缩调整,有利于行业稳市场预期的确立。随着****年土地成交建面降至**亿平方米级别,其中可售部分已然低于商品房成交面积,行业也进入了实质性的去库存周期。土拍热度方面,****年以来各地主动地下调了供地规模,并且在****年由自然资源部主导推出了预供地制度,进一步促进了地块信息的公开透明,保证了土地出让的充分竞争。因此近两年以来虽然土地成交规模大幅下降,但整体溢价率仍能保持在*%左右的水平。展望****年,基于岁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得益于货币政策重提“适度宽松”,并明确地方债可以用于土地储备和闲置土地收储,将在实质上加快行业去库存步伐,并减轻投资端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鉴于**月份以来新房市场销售的持续转好,随着需求端预期改善,以及上海、杭州、北京等地限房价政策的退出,随着更多高端新房项目的开盘,也有望推动****年继续迎来更多高品质、高单价地块成交,并带动投资端信心回升。从土地成交规模角度来看,鉴于行业库存仍在高位,在新房销售规模较高点下降四成的时代背景之下,在较长的时间之内,去库存仍将是行业将要面临的主要挑战,因此土地成交规模仍需保持与新房成交规模相适的低位。并且若盘活闲置用地显著增多、土地二级市场成交规模增加,一级招拍挂土地市场成交规模也需要进一步压降,以配合行业去库存节奏的平稳进行。** 销售回暖传导至投资仍需时间,企业投资还在筑底期(略)(出处:克而瑞地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