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共话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注社会事业进步——聚焦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市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开幕大会上,*名市政协委员先后登台,分别代表市级民主党派、市政协专门委员会、区(县)政协等作了发言,聚焦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打造全国技能赛事中心等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资政建言。壮大民营企业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正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民革泸州市委会副秘书长、龙马潭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主任王莉娜在代表民革泸州市委会、市政协人资环委发言时坦言,“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积极帮助其纾困解难,更加精准有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如何推动泸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她提出四点建议,推动政策直达快享,让民营企业安心创业;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让民营企业公平发展;破解筹资融资难题,让民营企业潜心经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让民营企业放心投资。农工党泸州市委会委员、市政协副秘书长李明代表农工党泸州市委会、市政协提案委发言时直言,赋能泸州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他建议,致力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发展壮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赋能经济发展“加速跑”。在引育上,重点跟踪招引拥有“独门绝技”“拳头产品”的专精特新企业,鼓励建设专精特新产业园,探索设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在服务上,持续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工作,将创新支持政策、要素资源配置向专精特新项目倾斜,激励涌现更多的“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发挥枢纽作用 推动产业升级突破“泸州拥有‘铁公水空’综合立体交通优势,有条件依托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更好助力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民建泸州市委会副主委、江阳区水务局局长达庆波代表民建泸州市委会、市政协民宗外侨委发言时建议,打造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助推高水平建设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具体来说,需要完善大宗商品集疏运体系,建好大枢纽;提升大宗商品贸易服务能级,促进大流通;延伸大宗商品价值链条,引育大产业。当前,泸州核医疗产业发展正起势爬坡。如何加快核医疗产业发展?九三学社泸州市委会副主委、叙永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玉娟代表九三学社泸州市委会发言时,建议抓好“三个突破”。突破资源依赖,解决“原料供应有无”问题,打破“产业关键瓶颈”制约。突破发展定势,全链条布局产业,全方位深化优势,全要素支撑保障。突破环境围城,在监管、创新、转化上“松绑”。擦亮酒城名片 打造人才聚集地“泸州是四川工业重镇,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一批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致公党泸州市委直属总支主委、市政协教科卫体委主任杨开春代表致公党泸州市委会、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发言时提出,打造全国技能赛事中心,有利于加速形成工匠人才竞技地、交流地、扎根地,从而为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泸州新篇章提供工匠人才保障。建议“以产定赛”,建强职业院校赛事大基地“;以赛育才”,打造工匠人才培养新高地;“以赛聚才”,筑好高技能人才金巢穴;“以才兴城”,形成东部产业承载地。“群众对优质文博资源的兴趣明显提升,文博游已成为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增长的‘新引擎’。”市博物馆副馆长邹西丹代表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发言时建议,应充分发挥泸州文博资源优势,推动泸州文旅消费提档升级。在文博资源中寻找泸州地方文化IP,邀请李子柒等全国知名网红宣传推介泸州,让更多流量转化为泸州形象提升的动力,达到城市品牌新高度。挖掘文博资源与泸州特产的内在联系,赋予文博资源新内涵。将博物馆资源与本地优秀景区串联打造为具有竞争力的研学基地,制定吸引游客来泸旅游的优惠政策,催生文旅消费新资源。聚焦农业农村 城乡发展齐头并进“‘聚精会神’加快推进我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民盟泸州市直属工委主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黄林代表民盟泸州市委会、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发言时呼吁。他这样阐释“聚精会神”的特殊含义,以人为本“聚”人气,突出优势“精”产业,高效集约“会”要素,专属IP出“神”韵。他建议,要科学研判人口变化和流动趋势,在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精准对接需求、协同布局项目。系统编制优势突出、延链强链、区县协作的县域产业专项规划,分类提升县域产城融合能级。按照城市、产业、产品三个层级构建我市专属IP,推动IP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作为四川重要的农业大市,泸州在稳粮保供方面凸显担当,但粮食生产还存在短板弱项。叙永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牟正权代表叙永县政协发言时建议,立足“三个聚焦”,保障粮食安全,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作出泸州贡献。他建议,聚焦强基固本,着力增强抗风险能力;聚焦粮农增收,着力提高种粮积极性;聚集“无形”良田,着力落实好节粮减损。记者 许亚琴 整理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