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安吉安吉州区:理学名臣陈嘉谟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要熟悉陈嘉谟,或可从西塔禅寺说起。西塔禅寺,坐落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跃进路旁,东面是濒临赣江的古南塔,西北不远是改造一新的能仁巷文化街区。因为家住附近,我曾无意中闯入西塔禅寺,颇惊讶于这座古刹的存在,高楼之间,禅寺静居一隅,虽然简陋,却遮不住时光的印记。西塔禅寺究竟建于何时,无从查考,但根据民间“先有西塔寺,后有净居寺”的说法,它的历史当早于唐代神龙年间兴建的青原山净居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图片附件明代嘉靖二十三年(****),王阳明的弟子安福人刘文敏在西塔禅寺设馆讲学,时年二十三岁的陈嘉谟听了刘老师的课后,对心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悦而师之”。此后不久,陈嘉谟与王时槐再次论文于西塔禅寺,嘉谟兴奋地向王时槐谈起了新拜的老师,“有两峰刘先生者,越中阳明王先生高第弟子也,其谈学本性善,崇践履。”而且迫不及待地拉着王时槐一起去拜见刘文敏老师。于是,陈、王二人成了同学,一起学习,也一起在同年考取进士。陈嘉谟(****—****),字世显,号蒙山,庐陵县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庐州府推官,升任户、吏、兵三科给事中。作为科臣,陈嘉谟刚直敢言,嘉靖帝曾赐青纱圆领白玉鹦鹉以旌其直。后因不攀附权相严嵩,出为四川副使,擢任湖广右参政。丁父忧,十年未起。万历甲戌(****),朝廷擢其为湖广布政使司左参政,不起,遂乞休,卒年八十三。《明史》陈嘉谟的传文过于简单,生平事迹语焉不详。大致的信息是,陈嘉谟二十七岁中进士,往来仕宦者二十三年,闲居三十三年,大多时间在故乡庐陵度过。《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登科录》对陈嘉谟的家世情况有更为详细的记载:“陈嘉谟,贯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民籍,县学生。治《易经》。字世显,行一,年二十七,八月二十九日生。曾祖颖;祖恒铦,寿官;父汶;母刘氏。弟嘉训、嘉谋,娶王氏。江西乡试第十七名,会试第一百九十九名。”根据民国年间陈绍彝编辑的《念初堂遗稿》所附相关材料,陈氏先祖陈晖在晚唐五代年间迁至泰和县,其二子承进、承逸分清溪、柳溪两派,每派各分若干支,而陈嘉谟出于“营前”一支。念初堂是陈嘉谟营前村之堂名。现在泰和县、吉州区一带的陈姓,多有陈嘉谟的后人或族裔。师从刘文敏两年后,嘉靖二十五年(****),陈嘉谟以《易》为本经通过江西乡试,列第十七名,次年中进士,开始了仕宦之路。由于陈嘉谟本人的著作传世较少,他的从政经历颇为模糊,很难从时间上确定。但从琐碎历史资料来看,无论在哪里,他始终没有忘记家乡、忘记学问。归乡一直是陈嘉谟的理想。在四川的时候,他在官舍后创建一个小楼,取名瞻峨,自称有“东望”之意。朋友胡直为他写诗道“峨眉东望接匡庐”,替陈嘉谟表达了乡思之情。陈嘉谟在仕宦阶段很少回乡。任给事中期间,他曾“以谏议出使湖东”,途中经过王时槐家,两人曾谋划以讲学的方式来纪念刘文敏。但仕途繁忙,没时间授徒讲学。直到离官优游林下,陈嘉谟才开始以讲学为事业。黄宗羲《明儒学案》对陈嘉谟早早退休回乡作过分析,说他“以学未大明,非息机忘世,无以深造”。为了学问而放弃功名,息机忘世,用现在的话说是纯粹的学人风范,可钦可佩。隆庆元年(****),陈嘉谟与王时槐订惜阴会于能仁寺。这应该是西原讲会的开始。能仁寺,原址不存,当在原高峰坡、现能仁巷文化街区附近。古时,此处因地势相对较高而名为相山、城隍岗,又称西原山,由于其地“平衍幽旷”“步入即有林壑思致”,为历代名人追迹之处。最早到这里的,是唐代被贬为吉州司户参军的杜审言。他在这里建置了相山诗社。南宋周必大回乡后,经常与友人在此聚会,又建置司户祠。到了明代,陈嘉谟将此处建成西原会馆,开始了著名的西原讲会,聚众讲学,振兴学风,一时称盛。晚年的陈嘉谟,在讲学之余,“惟以撰述为务”,著有《存词稿》《念初堂》《长春堂》《山斗云居》等文集、诗集及诸记序。可惜的是,这些著作大多没有流传下来,仅存有一些零散诗文。诗有《文氏自言龙窟宅边有秀水井》《苏黄台》《永和以儒林名乡以儒户注籍者三家》《再过清都观有念庵先生题门屏四大字》等。文有《时雨楼记》《重修永和古佛堂记》《白鹭书院庐陵号房记》等,多与庐陵相关,体现了陈嘉谟对于家乡的亲近与热爱。陈嘉谟世称理学名臣,以学术为天下公器,为人更是淡然自守。有记载说他退居庐陵后,结庐翠峰,绝迹公庭,鳏居三十九年,义不再偶。按照他的身份,在当时三妻四妾也属正常,但他中年丧偶,却不再娶。当年事已高时,他竟为自己安排起了后事,自题墓石,曰“蒙山居士息丘”。由此可想见其豁达通透的学者胸襟和文人风骨。陈嘉谟八十大寿时,邹元标曾经为他写过一首贺诗:金玉为公资,松柏为公质。少年谒金门,端笏扶天日。未老先悬车,半榻斋金栗。道容穆以睟,洗心藏于密。忘道复忘名,世味悉荡潏。士林瞻北斗,泰山何崒嵂。望云空遥祝,畴能入公室。诗中满怀对陈嘉谟的崇敬和赞誉,说他有金玉松柏般的品质,是庐陵士人的泰山北斗。品咂诗味,不能不说,这也正是陈嘉谟一生精神风骨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