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人民日报: 基层卫生服务——推动乡村医疗从“有”到“优”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图片附件盛红兵/摄
基层医疗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徐晓婵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工作,曾在皖南山区做过两年驻村医生,一直非常关注乡村医疗的情况。
徐晓婵在工作中发现,基层医疗面临村医诊疗能力薄弱,缺少专业全科医生等问题。如何提升群众身边的诊疗水平,成为她关注与思考的重点。
经过长期和深入的调研,徐晓婵在去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提出了关于分级诊疗中基层医疗能力提升的建议。****年*月,徐晓婵收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正式书面答复,指出将“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没想到自己的建议能受到有关部委高度重视,回复中的内容让我对国家的相关政策和落实情况有了进一步了解,也让我更加坚信基层医疗领域大有可为。”徐晓婵难掩兴奋。
提到这份建议的由来,不得不说起徐晓婵****年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医疗建设的建议》,这是她提出的第一份人大代表建议。
当年,徐晓婵参加安徽省“百医驻村”行动。从三甲医院转战乡村,摆在徐晓婵面前的是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难题和挑战。当她刚抵达黄山市休宁县璜尖乡清溪村时,村里没有卫生室,村医岗位已经空了好几年,群众缺少“身边的医生”是当地的普遍现象。
于是,她走访村干部和村民,还时不时地与其他驻村医生交流,认真思考解决方法和对策,并在****年形成了如何解决乡村缺医问题的代表建议。
“如果说****年的建议是推动解决基层医疗从‘无’到‘有’的难题,那么****年的这份建议就是推动从‘有’到‘优’。”徐晓婵说。
****年**月,在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的支持协调下,徐晓婵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基层司有关同志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座谈。“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范围是否明确?”“村里能不能具备急诊急救能力?”会上,徐晓婵把各种问题一股脑儿地提了出来,并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部门同志一一进行解答,并讨论了建议的可行性。“回答得很充分,这将为我下一步的建议提供启发和依据。”徐晓婵拿出笔记本,将回复的内容认真记下。
回忆起建议办理的整个过程,徐晓婵很有感触:“提出的建议得到了采纳和推进,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力量,也深刻感受到身上的重担和使命。我要继续扎根人民,更多地为我国医疗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徐晓婵对未来更好履职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