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如皋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逛民俗博物馆、采摘水培果蔬、炉端烧烤、篝火晚会……冬日的暖阳下,一场场以“长寿村里寻年味”为主题的冬令营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如皋市平园池村陆续上演。 “今年的研学团,已经预约到*月了。”深冬时节,乡村旅游还能再火一把,这让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有些意外,也生出些许感慨,“这些都是我和村干部们一起干出来的。” 十年前,刘炜建还是一位年入百万的养鸡场老板,当时的他接受了上级组织的安排,接过家乡的“穷帽子”,带领党员干部艰苦创业。平园池村一直有栽种莲藕的生产习俗,是远近闻名的“荷花村”。在多番走访调研后,一个“卖风景”的想法从刘炜建的脑海里蹦出。说干就干,全村上下充分挖掘荷藕栽植文化,连续*年举办“荷花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闯出了一条“农业+旅游+文化”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集体收入增长超**倍。 荷花的观赏期集中在每年的*月到**月,流量经济如何做到淡季不淡、一年都旺?刘炜建意识到,仅有资源禀赋远远不够,要保持旅游消费长期向好的势头,更应发散思维,“除了传统农业,我们先后招引了采摘、研学、飞行观光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年村营收入***万元,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刘炜建说,这些数字印证了一句话: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这些经营主体,有的是刘炜建招商引资找来的,也有不少是对方“慕名而来”。 ****年,村里引进了飞行旅游项目——在平园池村旅游区西北侧,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游客登上观光飞机,翱翔于天空,整个村庄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在刘炜建看来,国家政策东风下,低空旅游的新赛道已开启。竞逐低空,成为全村开启下一个文旅流量的重要密码。 同一年,外来媳妇李妍带着研学基地项目,一口气拿下***亩地,成立了平园池村首个青少年研学基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如今这里已成为冬季的热门网红打卡地。 发展乡村旅游不能简单地“开门迎客”。这几年,平园池村加快亲子乐园、露营烧烤、荷塘观光小火车、荷塘游船、跑马场、卡丁车乐园等旅游项目的进村营运,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依托研学基地冬令营活动,我们推出春节日夜畅玩模式,亲子乐园门票免费送。”打开手机,刘炜建向记者展示村里即将推出的文旅活动。“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今年我们会尝试在复合经营模式中植入多种业态,既有文化气息,亦不缺烟火气,带着更有诚意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干字当头下,一个昔日的“薄弱村”,成了空中可观光、地上花草香、四季不重样的“网红村”。 如何让农文旅深度融合这把火烧得更旺更持久?刘炜建不吝给出了自己的一份“秘籍”——挖掘全域产业潜力,打造“核心聚能、辐射周边、农文旅深度融合”新模式。依托田、花、果、林等农业资源,积极发展水稻种植、水果种植、花卉休闲和盆景苗木产业;依托如皋长寿文化,发展长寿美食、长寿疗养和长寿休闲度假产业;依托荷藕的规模种植和“荷”文化,发展荷主题观光、荷文创、荷文化、荷科普研学和婚庆摄影产业;依托紧邻如皋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配套商务会议接待服务和酒店住宿服务;依托良好的文旅资源,重点打造乡村美食、乡村文化、乡村民宿和乡村休闲。 眼下临近春节,刘炜建却不敢有一丝松懈。为了村里即将“上新”的温泉项目,他正忙着线上线下与客商沟通项目方案和细节,“在不久的将来,温泉康养度假基地将和大家见面,我们村将以‘温泉+民宿+养老’的新组合开启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日报记者 陈嘉仪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 相关新闻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完成水中第四个承台浇筑 链上会友 百企共舞 两套“南通造”尾输系统通过测试 南通港国际航行船舶进出港艘次*-*月同比增长**.*% 产销两旺 检修农机战“三秋” 江苏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周步高:带领***多人闯荡“一带一路” 我市首批“医保服务室”启用 相关文件 市政府关于崇川区CC**单元部分街区详细规划的批复 市政府关于冯亚军等同志免职的通知 市政府关于崇川区观音山新城**单元H*-**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 市政府关于崇川区沿江单元G*-**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 市政府关于崇川区观音山新城**单元E*-**、D*-**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 市政府关于崇川区CC**、CC**单元部分街区详细规划的批复 市政府关于崇川区观音山新城**单元B**-**、D**-**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 市政府关于崇川区老城**单元L*-**、L*-**等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 如皋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来源:南通日报 发布时间:****-**-** 字体:[ 大 中 小 ] 逛民俗博物馆、采摘水培果蔬、炉端烧烤、篝火晚会……冬日的暖阳下,一场场以“长寿村里寻年味”为主题的冬令营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如皋市平园池村陆续上演。 “今年的研学团,已经预约到*月了。”深冬时节,乡村旅游还能再火一把,这让平园池村党总支书记刘炜建有些意外,也生出些许感慨,“这些都是我和村干部们一起干出来的。” 十年前,刘炜建还是一位年入百万的养鸡场老板,当时的他接受了上级组织的安排,接过家乡的“穷帽子”,带领党员干部艰苦创业。平园池村一直有栽种莲藕的生产习俗,是远近闻名的“荷花村”。在多番走访调研后,一个“卖风景”的想法从刘炜建的脑海里蹦出。说干就干,全村上下充分挖掘荷藕栽植文化,连续*年举办“荷花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旅游,闯出了一条“农业+旅游+文化”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集体收入增长超**倍。 荷花的观赏期集中在每年的*月到**月,流量经济如何做到淡季不淡、一年都旺?刘炜建意识到,仅有资源禀赋远远不够,要保持旅游消费长期向好的势头,更应发散思维,“除了传统农业,我们先后招引了采摘、研学、飞行观光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年村营收入***万元,全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刘炜建说,这些数字印证了一句话: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这些经营主体,有的是刘炜建招商引资找来的,也有不少是对方“慕名而来”。 ****年,村里引进了飞行旅游项目——在平园池村旅游区西北侧,伴随着引擎的轰鸣声,游客登上观光飞机,翱翔于天空,整个村庄的美丽风光尽收眼底。在刘炜建看来,国家政策东风下,低空旅游的新赛道已开启。竞逐低空,成为全村开启下一个文旅流量的重要密码。 同一年,外来媳妇李妍带着研学基地项目,一口气拿下***亩地,成立了平园池村首个青少年研学基地。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如今这里已成为冬季的热门网红打卡地。 发展乡村旅游不能简单地“开门迎客”。这几年,平园池村加快亲子乐园、露营烧烤、荷塘观光小火车、荷塘游船、跑马场、卡丁车乐园等旅游项目的进村营运,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品质。 “依托研学基地冬令营活动,我们推出春节日夜畅玩模式,亲子乐园门票免费送。”打开手机,刘炜建向记者展示村里即将推出的文旅活动。“为了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今年我们会尝试在复合经营模式中植入多种业态,既有文化气息,亦不缺烟火气,带着更有诚意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干字当头下,一个昔日的“薄弱村”,成了空中可观光、地上花草香、四季不重样的“网红村”。 如何让农文旅深度融合这把火烧得更旺更持久?刘炜建不吝给出了自己的一份“秘籍”——挖掘全域产业潜力,打造“核心聚能、辐射周边、农文旅深度融合”新模式。依托田、花、果、林等农业资源,积极发展水稻种植、水果种植、花卉休闲和盆景苗木产业;依托如皋长寿文化,发展长寿美食、长寿疗养和长寿休闲度假产业;依托荷藕的规模种植和“荷”文化,发展荷主题观光、荷文创、荷文化、荷科普研学和婚庆摄影产业;依托紧邻如皋经济开发区的区位优势,配套商务会议接待服务和酒店住宿服务;依托良好的文旅资源,重点打造乡村美食、乡村文化、乡村民宿和乡村休闲。 眼下临近春节,刘炜建却不敢有一丝松懈。为了村里即将“上新”的温泉项目,他正忙着线上线下与客商沟通项目方案和细节,“在不久的将来,温泉康养度假基地将和大家见面,我们村将以‘温泉+民宿+养老’的新组合开启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日报记者 陈嘉仪 开始 内容附件标签 结束 内容附件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