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湖北省2025年十大民生项目清单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纾解生育后顾之忧。免费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守好新生儿健康“第一关”。推动市、县持续开展对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实施购房补助补贴,实现应补尽补、应兑尽兑。加强宣传监督、执法检查,保障产假、护理假、育儿假等生育假期落实到位。加快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千人口托位数达到*.*个。开设各类爱心托管班****个,覆盖服务少年儿童不少于**万人次。新增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万个,推动全省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以上。深入推进市域教联体建设,推动城乡教师双向交流*万人以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建设***所课后服务特色案例学校。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全员文体活动,保障每天综合文体活动时间不少于*小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着力防治学生近视、体质偏弱和心理健康等问题。二、护航稳岗就业创业。深入实施“才聚荆楚”工程,提供就业见习岗位*万个,新增高校毕业生留鄂来鄂就业创业**万人以上。开展实名制就业帮扶,促进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万人以上,实现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万人以上。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新增返乡创业*万人以上,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亿元。规范建设“青年夜校”***个,更好满足青年学习、工作需求。培训乡村产业振兴“头雁”人才***人、农民*万人。开展科技特派员惠农下乡行,服务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等****家以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项,培训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农技推广人才等*万人次。三、打造优质医疗服务。为**岁女生提供免费自愿接种*剂次*价HPV疫苗,免费筛查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慢阻肺等慢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万人次。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每个县级中医医院规范应用**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县域医共体下沉医务人员帮扶乡镇卫生院实现全覆盖。推进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扩增全省检查互认项目**项、检验互认项目**项,着力解决“重复检查”等问题。建成数智化病理服务体系,实现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病理服务全流程数字化、智慧化。将**种国家新增谈判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店“双通道”购药。建立群众参加基本医保长效机制,实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和跨省共济。推进职工互助保障提质扩面,全省参保职工达到***万人次。四、用心扶老帮困助残。加强养老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乡镇(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个,提升改造农村互助照料中心***个,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万户以上,构建银龄生活“幸福圈”。推动老年助餐服务提质扩面,市、县两级中心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达到**%以上。改善老年人就医体验,**%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以上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实施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户,为*万名持证残疾人提供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五、持续推进安居宜居。新增筹集(开工)保障性住房*万套(间),完成城中村改造安置房*万套(户),新建城市口袋公园***个,让城市建设更有温度。新开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个,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台以上。推进城市基础设施补短板和更新改造专项行动,系统提升城市供水、燃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安全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提升农房建设水平,因地制宜推广传承乡土记忆的农房图集,培育乡村建设工匠*.*万人次以上。六、畅通交通出行网络。建成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呼南高铁襄阳至荆门段,加快形成高铁环线,打造三大都市圈“一小时”出行圈。完善支撑城市高效运行的交通系统,建设快速干线、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绿色慢行交通三大体系,更好满足群众“快行慢游”出行需求。加强城市停车设施供给和优化,新增城市公共停车泊位*.*万个,推进停车设施维护改造,持续推动缓解城市“停车难”问题。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充电桩**万个以上,累计建成充电桩**万个。整治高速公路、农村公路、旅游道路和铁路沿线“脏乱差”问题,提升路容路貌和安全通行水平。持续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整治“治乱除患”点段***处。实施农村公路提升工程*万公里,新增****个建制村通双车道,改善次差路****公里,建设安防工程****公里。优化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机制,平均时间缩短到*个工作日以内,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垫付率达到***%,确保交通事故受害人及时得到救助。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开展重点行业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清零”行动,完成工程治理类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公顷。加强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全省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以上,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农村照明路灯修护,新增农村照明路灯*万个,加快解决重点村湾及路段“有路无灯、有灯不亮”问题。完成农贸市场(菜市场)升级改造**家,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农村供水小型引调水和提标升级工程建设,改善***万农村人口供水条件。巩固农村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建设成果,实现垃圾收运常态化、长效化管理。八、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食品添加剂使用专项整治,检查使用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家以上、餐饮服务经营主体*****户以上。开展肉类产品违法违规专项整治,检查肉制品生产主体****家以上、肉类产品销售主体*****家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家以上。加强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肉类、蔬菜等重点领域食品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处置率达到***%。常态化落实学校食品安全管理措施,实现学校食堂、学生集中用餐配送单位现场检查评价和风险排查全覆盖。完成药品监督抽检*万批次以上,省内生产的国家集中招采中标品种抽检覆盖率达到***%,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九、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档升级文化广场***个,建设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个,开展文艺演出、“村晚”、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走基层、全民阅读等各类文化活动*万场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融入城乡建设,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挂牌率达到***%,更好传承保护历史文化。以全民健身助力全民健康,新建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项目***个,完成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项目***个以上。十、防范消除风险隐患。加强各类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群死群伤灾害事件发生。实施应急救援装备提升工程,为全省****个乡镇(街道)配发水域救援、森林防灭火、抗洪抢险、综合保障、地震和地质灾害等救援装备。更换改造存在安全隐患的窨井盖*万个,守护人民群众的“脚下安全”。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省域内所有高速公路服务区配置AED,建设**个红十字水上救护站,培训初级红十字救护员**万人以上。强化源头治理,持续打击治理以“黑广播”“伪基站”“GOIP(虚拟拨号设备)”为载体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活动,推动实现万人发案数同比下降**%以上。加强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及时化解处理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编辑:梁唯雅责编:胡芳华审核:姚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