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建设项目审批信息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规定,我局拟对国能惠州电厂港池航道疏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为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强化公众参与,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个工作日(****年*月**日至****年*月*日),如有意见,请在公示期内来信或来电向我局反映。 联系地址:惠州市惠城区三新北路**号惠州市市民服务中心*号楼***室,邮编:****** 联系电话:****-******* 邮箱:******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提出听证申请。项目名称: 国能惠州电厂港池航道疏浚项目建设单位: 国能(惠州)******建设地点: 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的石化工业区东侧海域环评机构:******项目概况: 国能惠州电厂港池航道疏浚工程位于广东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北部的石化工业区东侧水域,紧邻惠州港东联航道。本项目涉及的港池及专用航道建成于****年,属于“广东国华惠州大亚湾热电一期上大压下*×***兆瓦机组工程”的海洋工程中的一部分,拥有合法海域使用权证。为确保船舶进港航行的正常和安全,保证燃煤供给,****年**月,建设单位国能(惠州)******开展了对现有港池及专用航道水域的扫海测量,现状数据表明,当前码头前沿停泊水域、港池回旋水域及专用航道水域均出现回淤,专用航道水深变浅,使得通航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影响港池及专用航道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此,建设单位拟对现有港池及专用航道现状进行维护性疏浚工作,预计总疏浚量约*万m*。国能惠州电厂港池航道疏浚工程涉及疏浚面积共计**.****公顷,其中港池**.****公顷,专用航道**.****公顷。码头停泊水域设计水深为-**.*m,回旋水域与航道水深-**.*m。本项目港池及专用航道平面布置具体如下:(*)港池停泊水域:停泊水域宽**m,设计水深-**.*m。(*)港池回旋水域:回旋圆直径***m,设计水深-**.*m。(*)专用航道:底宽度为***m,设计水深-**.*m,按照超深*.*m,边坡*:*标准。本工程总工期约**天,其中疏浚作业约**天。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本项目属于生态影响类项目,主要的环境影响发生在施工期,不涉及运营期建设内容。(*)水动力影响本工程建设前、后代表点流速和流向对比分析表明,项目建设后对海域潮流流速的改变非常小,所选取的**个坐标点处流速变化不大于*.***m/s,所选取的**个坐标点处流向变化表明在疏浚工程实施后流向变化不大于*°。整体而言,项目建设后对附近海域的流场变化很小。(*)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本工程所在海域水动力条件较弱,工程后工程海域涨、落急流速基本不大于*.*m/s,在正常气象条件下,对底砂的起动力很弱。疏浚完成后,会对局部海哉产生轻微的冲淤影响,其中,在专用航道南侧的年淤积强度最大,约*.*m/a,冲刷主要发生在拟疏浚范围西侧和东南侧海域处,年最大冲刷强度为*.**m/a,整体影响范围局限在疏浚附近海域内,影响范围很小。(*)海水水质环境影响本项目疏浚施工作业产生的悬浮泥沙将给周边水域带来一定的污染。但从分布趋势看,疏浚施工产生的悬沙扩散主要是在工程区附近,高浓度悬沙主要发生在施工区域范围内,水流对悬浮泥沙的输移扩散作用较弱,悬浮泥沙落淤主要为自身沉降为主,这与本项目所在海域水动力条件相一致。整体上看,大于***mg/L高浓度区范围包络线面积*.***km*,大于**mg/L的包络线面积为*.***km*。由于本项目疏浚施工面积不大,故影响范围有限,所产生的影响是暂时和局部的,加之悬浮泥沙自身具有一定的沉降性能,随着施工作业的结束,预计工程海区的水质会很快恢复至原有的水平。(*)海洋沉积物影响本项目对沉积物环境影响主要在施工期。疏浚产生的悬浮泥沙在水流和重力的作用下,在施工地附近扩散和沉淀。本项目疏浚作业将改变了疏浚区域的沉积物环境,疏浚范围内的沉积物环境也将被彻底破坏,因此,工程将对沉积物环境造成一定的干扰,但由于无外来污染物,由施工扰动海区产生的悬浮物再次沉降对本海区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沉积物质量仍将基本保持现有水平。(*)海洋生态影响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疏浚工程,疏浚用海短时间内改变海域底质环境,疏浚造成水体悬浮物浓度增加,,使一定范围内的海水变得浑浊,海水透明度降低,结合海洋水质预测章节同类项目悬浮泥沙扩散的分析类比结果可知,桩基施工引起的悬浮泥沙增量面积超过**mg/L的总面积较小,影响范围较小,且施工期间,影响是短暂性且影响的范围有限,施工一旦停止,影响程度迅速降低,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在短时间内得到恢复正常。本项目施工悬浮泥沙影响范围主要为疏浚施工区域周围,不占用红树林,与海草床及保护物种等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距离较远。因此,本项目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较小。(*)环境空气影响本项目的废气污染源主要为施工船舶产生的燃油废气,主要污染物为SO*、NOx等,此类废气为间断排放,本项目的作业时间相对有限,燃油量少,施工船舶使用符合标准的燃料油,其烟气产生量相对较少,将随着施工的结束将消失。(*)声环境影响本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来自施工船舶,周边没有敏感点,声环境不敏感。施工单位采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很小。(*)固体废物影响本项目主要的固体废物为船舶生活垃圾、疏浚土。施工船舶生活垃圾定期接收至岸上,交由环卫部门接收处理,疏浚土经检测符合相应海域沉积物质量标准要求,拟采用全部海抛的方式,倾倒至“大亚湾外西部临时性海洋倾倒区”。本项目的固废均能得到有效处置。二、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废气施工期:加强施工船舶的日常维护管理,使用的施工船舶采用硫含量小于等于*.*%m/m的船用燃油。运营期:本项目不涉及运营期建设内容。*、废水施工期:采用精确的DGPS定位系统,减少应扫浅开挖而增加的超挖方量,进而减少悬浮物释放对周围水体的影响;要求挖泥船采用自动调节溢流口的装置;严格控制疏浚土运输过程中的泄漏,对疏土输送进行实时的监控,将泄漏量控制在最小,避免输送过程中的泄漏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船舶含油污水、船舶生活污水采用船上配备的储污水箱进行收集和贮存,禁止向海域水体排放,上岸后交由有处理能力的单位接收处理,船长和接收单位负责人应做好接收污染物记录,以备核查。运营期:本项目不涉及运营期建设内容。*、噪声施工期:采用低噪声船舶,应有效控制主辅机噪声,船舶可在发动机排气管安装弹簧吊架加以固定,机舱上布置主辅机消声器,合理设置消声器和机舱室结构,限制突发性高噪声,避免不必要的船舶汽笛鸣放。运营期:本项目不涉及运营期建设内容。*、固体废物施工期:施工船舶垃圾应做好日常的收集、分类与储存工作,靠岸后由具有处理能力的船舶污染物接收单位负责接收和处置,严禁将施工人员在船舶产生的生活垃圾倾倒入海污染水域;本项目疏浚物拟全部海抛;建设单位应对施工期固体废物收集处置工作进行监督,与施工单位签订环保责任书,由施工单位负责施工期所有固体废物的处理。运营期:本项目不涉及运营期建设内容。*、环境风险施工期:规范施工作业方式,加强施工管理,并且施工前做好溢油应急预案及防护措施。运营期:本项目管理处应建立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事故通报联动机制和事故处理中的配合机制,应急预案制定后要与上述有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接触,把本项目的预案纳入各级政府的应急援助体系之中。*、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疏浚施工尽可能避开渔业资源繁殖季节;疏浚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对水体扰动小的挖泥船等船舶和设备,避免泥沙的扩散和再悬浮,减小悬沙影响程度和范围,减小对鱼卵仔鱼的影响施工单位底栖生物;开挖时准确定位、详细记录其过程,严格按照施工平面布置进行作业;应选择适合的时间进行疏浚,并在施工混水区投放设置防污帘,控制SS扩散范围;疏浚物运输倾倒过程中应加强监督管理,防止违规作业。结合本地海洋环境管理实际情况,报告建议本项目可配合主管部门落实“涉海环境风险源排查”,通过更新完善涉海风险源信息,支持主管部门的生态补偿决策,使得后期落地的生态补偿措施更加精准和有效,以间接的方式支持大亚湾海域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公众参与采取网站公示等方式开展了公众参与工作。 (信息来源:海洋生态环境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