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新华日报》聚焦 惠山,未来不可限“量”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生物制造、商业航天、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省委书记信长星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点名”了上述四个未来产业。未来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新华日报在专题报道中聚焦惠山区提前布局、超前谋划量子产业,产业发展起势加速,一起来看看。很多人知道,无锡惠山是“一包三改”经验和“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但很多人不知道,如今的惠山已是量子科技的前沿阵地。早在*年前,惠山就与中国科学院杜江峰院士团队开展合作,按照“研究所+产业园”双轮驱动的模式,在全省率先布局量子科技及其产业。去年,惠山区量子产业产值达*亿元,占无锡全市*/*。由杜江峰院士领衔研发的全球首款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填补了行业空白,钨灯丝扫描电子显微镜、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仪等多个重点产品已研发量产。惠山还成功孵化了量子感知、国仪无锡、国仪海聚、国仪石油等多家企业,建成量子传感、气体吸附、扫描电镜三大制造中心,总投资**亿元的无锡量子感知产业园建成投用,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有报告指出,未来量子产业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千亿美元级别,前景不可限量。“前瞻布局,‘看准了’就要‘抓紧干’。”省人大代表、无锡市惠山区委书记程松表示,惠山提出建成全球领先的量子精密测量产业园区和全国最大的高端科学仪器产业基地的新目标。下一步,惠山区将按照“产业规划+特色园区+促进机构+引导基金+政策工具+品牌活动”的工作机制,促进量子科技产学研深度融合和协同创新,助力攻克量子科学仪器、量子传感器、量子检测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有效推动量子技术在生物医疗、物联网、能源等领域实现产业化,让量子产业在惠山“从*到N”形成产业闭环。****年,惠山区与国仪量子合作建立了面向量子科技产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同步规划建设量子感知产业园,聚焦“量子精密测量”与“量子计算”两大方向开展技术创新与产业孵化,目前已形成从预研、小试、中试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发展格局,累计产出***件知识产权,授权**件,成功孵化了国仪无锡、国仪海聚、国仪石油等多家企业,“量子+”应用场景产业化发展已经具备一定规模,成为无锡量子产业发展高地和人才集聚地。量子科技赋能未来,惠山的未来不可限“量”。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