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大同湖管理区:以诗词楹联为笔 绘就公共文化新篇章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诗词楹联,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在洪湖市大同湖管理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熠熠生辉,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活力。它们宛如灵动的音符,奏响在田野村庄,唤醒了乡村沉睡的文化基因,编织起乡村生活的斑斓诗意。把原本质朴而平凡的乡村生活被逐渐勾勒出一幅“诗意栖居”的美好画卷。记者走进大同湖管理区,“中国楹联文化之乡”的牌楼格外醒目。但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块硕大且茅草丛生的千年荒湖。而今,铅华洗尽,这荒湖之滨,拥有了“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之乡”的美誉。在这里,既能感受到大同湖人对诗词楹联的热忱,也能品味到曾经的垦荒场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穿行在大同湖管理区的街道中,一面面文化墙、一张张宣传牌,一幅幅五颜六色、图文并茂的“道德画”,将一座座“冷冰冰”的墙体变成了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群众的阵地、美化家园的“活教材”。“道德画”的“音符”奏响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强音。在古朴风格的诗词文化长廊里,大同湖管理区诗词楹联学会的会员们正在吟诗,诗词的韵律在空气中流淌回荡,交织成一场听觉盛宴。诗词楹联文化是大同湖的一块亮丽品牌,多年来,大同湖管理区坚持把创建诗联文化之乡作为弘扬传统文化,打造农垦文化的最重要抓手,以大同湖诗联分会为主阵地,构筑起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精神家园。楹联聚人、楹联润心、楹联铸魂。如今,以诗词楹联文化为根基,大同湖构建起了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各种文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全区共有诗词楹联协会、戏曲协会、腰鼓队二十余支,职工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老中青“诗人”时不时笔会茶话会文思泉涌;中老年戏曲达人动不动就“斗嗓子”“斗中气”各不相让;大妈们青年们翩翩起舞争奇斗艳风雨无阻;有力实现了文化服务的全面覆盖与精准送达,为当地的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记者:黄睿智 杨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