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秋浦河航道整治工程5号、6号抛泥区抛泥清除恢复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二次公示(征求意见稿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号)的等相关文件要求,现对安秋浦河航道整治工程*号、*号抛泥区抛泥清除恢复项目进行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公示(征求意见稿公示),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监督。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况
(*)项目名称:秋浦河航道整治工程*号、*号抛泥区抛泥清除恢复项目;
(*)建设单位:池州市贵池区交通运输局;
(*)建设单位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蒋总****-*******;
(*)项目性质:新建;
(*)国民经济行业类别: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水利管理业-****防洪除涝设施管理;
(*)建设项目行业类别:五十一、水利-***河湖整治(不含农村塘堰、水渠)-涉及环境敏感区的;
(*)建设地点:项目位于池州市贵池区,*号抛泥区位于贵池区南闸村,*号抛泥区位于贵池区中窑。项目地理位置见下图。
(*)地理坐标:*号抛泥区(东经***°**′**.***″,北纬**°**′**.***″)*号抛泥区(东经***°**′**.***″,北纬**°**′**.***″)
(*)建设内容:秋浦河航道整治工程*号、*号抛泥区抛泥清除恢复项目重点对现有抛泥区抛泥进行清除。*号抛泥区开挖清除土方******m*,*号抛泥区开挖清除土方*****m*;重新处置合计弃土******m*,弃土区*处,弃土区占地***.**亩;修建进场道路约*.***km。在弃土完成后,撒播草籽,草籽面积******m*;为抛泥区及弃土区使用安全,在拋泥区及弃土区外缘设一圈钢丝防护网,高*m,面积*****m*。
(**)劳动定员:项目年工作***天,每天*班,每班*小时,夜间不作业,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及项目的具体情况,拟建项目施工人数***人。
(**)工程投资: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建设工期:****年*月开工,****年*月投入运营,项目施工期拟按*个月安排。
二、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措施
*、地表水环境:施工机械集中清洗场所设置隔油池,使用油水分离器进行含油废水的处理,达标后回用,不外排;开挖过程坑槽排水静置沉淀后回用,不得排入外环境;采取措施后施工废水对水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施工人员住宿全部通过就近租住民宅解决,生活污水经租住的民宅内的化粪池或旱厕收集后用于农田灌溉,在此基础上生活污水不会对周边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环境空气:本工程施工活动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源自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回填、堆放和车辆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运行时排放的燃油机械废气、底泥清理产生的废气等,主要污染物为TSP、PM**、SO*、NOx等,在采取洒水、设置围挡等措施的情况下,不会对周围居民产生较大的影响;对于抛泥区清理过程中产生的恶臭,要求工程应选择在非汛期分段进行,清除出的底泥及时清运,做好底泥的综合处置工作,减少恶臭气体散发,避免对附近居民生活质量产生影响。
*、声环境:项目施工期噪声主要为土方开挖、清淤等工程施工产生的设备噪声和交通噪声。项目施工区域四周分布有多处敏感点,部分敏感点距离工程施工场界很近。施工噪声将严重影响敏感点所有居民的生活,为减少项目施工对敏感点的影响,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因此本评价要求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施工;对施工机械采取消声减振措施。
*、固体废弃物:本工程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施工建筑垃圾、废弃土石方、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沉淀池污泥和隔油池浮油。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应尽可能回用,既可变废为宝,又减少了建筑垃圾的量;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应运至贵池区建筑垃圾消纳场处理,严禁乱丢乱弃,对外环境影响较小。弃土方及时运至临时弃土场。
*、地下水:工程本身并不产生地下水污染,其污染物均为外来物质进入河道引起。因此,防止污染源进入施工区域地表水体,从源头上控制其对治理河道的污染,从而避免河道整治对地下水的污染,将污染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生态: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临时用地和弃土对陆域生态境影响。项目区陆生植物主要为工程沿线地带现有植被将受到破坏。经调查,工程范围内的现有植被主要为一些野生草本及灌丛等,在评价范围内没有古树名木。因此本工程建设不会对沿线植被产生长远的破坏性影响。施工结束后,只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地表可以恢复为绿地。工程临时用地区主要用于弃土区和施工布置,施工结束后,亦可恢复绿地。
*、水土流失:项目建设期间,大规模土地平整和基坑开挖,必然扰动现有地貌,使大量表土裸露呈松散状态,抗蚀能力减弱,致使土壤侵蚀模数增大,加剧区域内水土流失趋势。同时,施工中大量散状物如砂石、水泥堆积产生的扬尘,混凝土养护工程等均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建设单位尽量缩小开挖面积,降低开挖面坡度,尽量做到随挖、随整、随填、随夯、随运,减少松土储量,争取各工程区挖填方充分利用,充分利用弃方,避免弃方外运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在采取本次评价提出的措施后,施工期的水土流失影响将得到有效控制,此外,施工场地的水土流失大多发生在施工前期,随着施工期的进展,水土流失将大大减小,其影响也将逐渐减弱。
三、环境影响评价初步结论
秋浦河航道整治工程*号、*号抛泥区抛泥清除恢复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有利于改善贵池区区域环境,工程实施将产生长期、显著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本工程施工期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影响,但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管理,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施工期的环境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的结束,污染也随之消失。工程施工对区域生境及生态影响有限,通过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工作,落实本评价的生态恢复及补偿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减缓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本评价认为工程设计已考虑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的环境工程设计方案在技术上、经济上是可行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工程建设在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本评价提出的要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强化环境管理,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落到实处前提下,本评价认为从环境影响角度评价,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五、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途径
征求意见稿电子版网络链接: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秋浦河航道整治工程*号、*号抛泥区抛泥清除恢复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链接: https://***.******.***/s/*mOl*VIgYyz*R*C*VZIWzkw 提取码: w*y*
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纸质版:公众可通过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与项目建设单位或承担环评的单位进行联系,联系方式如下:
建设单位:池州市贵池区交通运输局
联系人:蒋总
联系电话:****-*******
邮箱:******
通讯地址:池州市池阳路*号
环评单位名称:安徽******;
联系电话:***********;
联系人:马工;
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及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附件* 公众参与意见表.docx
链接: https://***.******.***/s/**_hke*aXKCZIZ*hG*Sa*Jg 提取码: awmv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您还可以通过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反映您的意见,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将明确各类意见的接纳情况,若您有任何意见需要反馈,请在公示有效期内通过以上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评价单位进行反馈,本次公示时间为**个工作日。池州市贵池区交通运输局
****年*月**日公众参与意见表.docx【**.**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