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医院联合110寻回“失联”心梗患者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患者许先生(化名)将一面锦旗送到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市二院)呼吸内科主任马小梅手中。这面印有“情暖老兵彰显医者担当 尽职尽责谱写大爱华章”**个鎏金大字的锦旗背后,藏着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春节前,许先生因胸区不适,在市二院呼吸内科就诊,检查结果指向心梗这一随时可能“要命”的凶险疾病。危急关头,院方联合***,*个小时内通过**多个电话、*条短信,终于与许先生取得联系。在医生的不懈催促下,许先生赶赴就近医院,入院后便接受了紧急心脏支架手术。一场多方参与的生死营救,至此圆满结尾。 “顺路”就医 检查结果提示心梗 谈及不久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这场经历,许先生依然心有余悸。 “*月**日下午*点**分左右,我和同事路过二院,因为我前一晚开始,胸口就不舒服,想着正好路过医院,就顺便过来看看。”由于平时有抽烟的习惯,对于这次身体不适,许先生认为应该是自己的肺部出了“小问题”,于是挂了呼吸内科的号。针对许先生的症状表现,当时坐诊的科主任马小梅,不仅为他开具了胸部CT平扫检查,还补充了D-二聚体、血淀粉酶、心梗三项、心电图等心衰、心梗相关检查。 很快,胸部CT和心电图检查有了结果。马小梅说,虽然许先生的肺部当时并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心电图存在改变,肌钙蛋白、心梗三项等结果还不明确,因此无法排除心脏问题。于是请心内科会诊,医生建议他立刻住院。 许先生是一名退役军人,身体壮实,平时连普通感冒都很少,对自己身体的“底子”,他一直很有信心。再加上临近春节,诸事繁忙,应酬也多,许先生与医生表达了想要先服药控制症状,节后再做进一步治疗的想法。 马小梅说,当日为许先生开具的生化检验项目并非危急值,从送检到出结果大概需要两个小时。由于许先生想要先行离开,为以防万一,她特意将网上查询的方法详细告诉他,并再三提醒,如果结果异常,务必立刻就医。 就诊一个多小时后,许先生自行离院。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后的*个小时里,一场以他为中心的“生命保卫战”悄然打响。 患者“失联” 医院联合***急寻 虽然导致胸区不适的主要“凶手”并非呼吸科疾病,但对于许先生的病情,马小梅一直放心不下。坐诊期间,趁着没有患者的间隙,她陆陆续续在病历系统里查询着许先生的各项检查结果。下午*时许,马小梅发现许先生的心梗三项呈阳性,结果直指心梗。 病情危急,得把患者“追”回来!但此刻,许先生已经离开医院,怎么办? 时间紧迫,马小梅立即通过系统调出许先生就诊时留下的手机号码,但拨打了几次均无人接听。此时,距许先生胸痛发作已经过去**多个小时,随时都有猝死的可能。 时间就是生命,马小梅立即按流程向医务科和当日总值班备案。下午*:**、*:**,马小梅接连给许先生发送了两条短信:“你好,你的心脏指标出来了,肌钙蛋白阳性,请及时就诊心脏科。”“我打你电话打不通啊。” 消息没有回应,院方随即与***取得联系。得知情况后,***也尝试通过电话和短信联系许先生,均石沉大海。就这样直到晚上*时许,马小梅终于接到了许先生的回电,事情迎来了转机。 听从劝说 入院手术保住一命 “我那天一直忙到晚上*点多,忙完刚坐下来,首先看到的是派出所给我发的短信,说我被确诊为心梗。”许先生说,一开始,他以为是诈骗信息,直到随后看到马小梅的信息,这才赶紧回了个电话。 接通后,电话那头传来马小梅焦急的声音:“你的生化指标出来了,确诊是心肌梗死,赶紧做造影,一分钟都不要耽搁!” 此时的许先生,却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旧想要年后治疗。可电话里,马小梅的态度非常坚决。考虑再三,许先生还是决定听从她的建议,就近来到家门口一家设有胸痛中心的医院。 “当时医生就给我‘摁’那儿了,说必须立刻手术。从进医院到进手术室,大概也就**分钟。”许先生回忆当时医生的一句话,依然寒毛卓竖:“医生说,心梗发作速度非常快,以我当时的情况,再晚点手术,很有可能人就没了。” “从下午*点多一直到晚上*点多钟,*个小时,**多个电话,一直没有放弃我,体现出贵院医者的高度责任感。出院后我就一直想着,无论如何我要感谢马主任,要不是她的提醒,我可能已经不在了,是她的坚持,救了我的命!” 尽早就医 最大限度避免悲剧 许先生的心梗发作并非突然来袭,仔细梳理这次发作过程,他想到,该病其实在一两个月前就已有显露,比如胸前区不适、运动后不适症状加剧等。但彼时,自认为身体不错的他,并未太放在心上,实在难受时就用拳头捶一捶胸口,试图缓解。此外,许先生自述其有**年吸烟史,每日吸烟可达**支,就诊前还接连十多日大量饮酒。长期不良饮食生活方式,加上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重要危险因素的影响,共同促使此次心梗发作。好在医生坚持寻人,患者及时配合就医,才让这次治疗有了圆满的结局。 急性心梗,因起病急、发病快、致死率高的特点被称为“健康头号杀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梗的人数约为***万,其中每*名患者中就有*人死亡,死亡率超过三成。若能早期识别心梗信号,比如胸部压迫感、闷胀或钝痛,呼吸急促,心慌,憋闷,乏力等,及时就医,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致命风险。 医生提醒,除坚持用药外,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心血管健康也十分重要。饮食上要少油少盐低脂,多吃蔬果,避免过量烟酒。平日适量运动,保持合理体重,保证充足睡眠。注意定期体检,维护心血管健康。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等心梗高危因素,及时治疗,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一旦持续出现疑似心梗的症状,务必第一时间到有心梗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童雯 刘媛 杨吉羚 记者 杨泠)如有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cn/zhenjiang/sdbd/******/*f*fab****bc*fb*be********d*****.shtml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