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筑牢生态屏障,三举措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富文本近年来,亳州市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加大管理、投入和监督力度,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长效机制,提高社会各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觉性和参与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良好氛围。优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空间格局。一是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落实到县、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全面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形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数据库,汇交到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已完成全市**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的编制工作。二是有序开展自然保护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以来,我市共计开展**个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项目。三是加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护。将保护区划分为**个网格,聘用护渔员**名;在沿河区域建设视频监控设备**套、智慧网络球机*个、红外高清AI网络球机**个、河道全景摄像机*个、光电设备**套,建成全天时、全天候、全覆盖的渔政监控指挥平台。四是建立亳州市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市级)。设立利辛县野生动物收容救助中心站和亳州市谯城区陆生野生动物救助站*个县级救助站。****年共收容救护野生动物***只(头),其中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只(头)。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一是推进废弃矿山治理项目实施。完成废弃矿山治理**座、面积***.*公顷。二是指导推进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完成采煤沉陷区治理项目*个、面积****亩,其中恢复耕地***.*亩。三是加强“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建设,完成江淮运河生态廊道两侧**公里范围内人工造林***.*亩,森林质量提升*****.*亩。四是严格落实涉渔工程生态补偿措施。开展增殖放流,在芡河保护区顺河大桥、立仓大桥水域共放流苗种*万尾;种植水生植物,在芡河保护区*处水域,共种植芦苇、菹草**万株。强化监督执法筑牢生物安全防线。一是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专项行动,推动自然保护地建设管理和监督责任落实。每季度开展一次监督检查,共计核查遥感线索重点点位**个,完成省湿地公园专项督察反馈的**个问题的整改工作。二是扎实有序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执法车辆***辆次、执法船艇**艘次,检查水产品销售经营点***个次,检查渔具生产、经营点***个次,清理非法钓具**个,查办违法违规案件*件。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行为,全市共查办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案件*起,其中刑事案件*起、行政案件*起,查获收缴野生动物***只(头)、野生动物制品****公斤。三是建立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开展美国白蛾等疫情监测。持续开展“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三年专项行动”,加强联防联控,齐抓共管做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结合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积极开展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系列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