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庆阳南义乡:初春大棚绿意浓 增收致富“钱”景好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全媒体记者 文雪莲 徐艳荣)近年来,南义乡依托川区资源优势,实施抓基地、带农户,抓龙头、带产业的“两抓两带”特色富民产业战略,不断发展壮大设施瓜菜,让群众通过发展瓜菜产业走上致富路。初春的清晨,外界的空气中还夹杂着冬日的余寒,记者来到南义乡焦台村,只见一排排设施瓜菜大棚整齐划一,走进大棚,暖意融融,满眼新绿,已经培育、栽种的甜瓜苗茁壮生长、郁郁葱葱。在宁县建柱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里,清新的黄瓜香气扑面而来,一垄垄翠绿的藤蔓上挂满了黄瓜,合作社负责人丑亚金和村民们穿梭其间,精挑细选采摘,一番忙碌的丰收场景。丑亚金告诉记者:“目前,我们有钢架大棚**座,日光温室*座,钢架大棚预计今年三月份种植小米椒,日光温室目前有甜瓜三座、黄瓜一座,黄瓜从去年腊月开始采摘到现在,每天产量***斤左右,一斤能卖*块钱。”近年来,焦台村积极探索市场需求,结合地理条件,引进优质瓜蔬品种,分片分区块规划种植,签订订单、统一销售,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目前,全村瓜菜种植户突破***户。一座座蔬菜大棚的“崛起”,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了不竭动力源泉。“焦台村去年有钢架大棚***座,今年新建**座,全村突破***多座棚,前期主要栽植的是甜瓜,甜瓜上市比较早,效益每棚基本上是**,***元左右,甜瓜这一类收入能突破***万元,今年计划全村种植露地菜是****多亩,有神虫菜、洋姜、小米椒、红薯、娃娃菜,收入下来估计全村整个能突破****万元。”南义乡焦台村党支部书记丑建柱说。产业做支柱,致富有出路。设施瓜菜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既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本村劳动力就近务工,实现了“双赢”发展。在大棚务工的南义乡焦台村村民安万林告诉记者:“我家的地少,经济来源也困难,在闲余时间,我就在村上合作社打一点零工,工资一个月****多块钱,还能学一点技术,也能照看上家,挺好的。”近年来,南义乡紧盯全县“六条路子”和“三县”建设目标,主动融入全县北川万亩绿色瓜菜示范带建设,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从育苗提供、秧苗维护、定点收购、保底价回收等提供全程服务,切实推动瓜菜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