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靖城镇:田间地头的“民情账本”激活振兴密码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春日的靖城镇阡桥村,成片的蔬菜大棚在阳光下泛着银白色的光。棚内,青椒的翠绿与西红柿的鲜红相互映衬,村民们穿梭其间,指尖轻轻一捻便将饱满的果实收入筐中。“今年辣椒长势挺好!”基地负责人蒋文丁抹了把额头的汗,笑容里透着丰收的喜悦。不远处,几辆货车正排队装货,即将把这份“田间鲜味”送往城市的餐桌。
这番热闹场景的背后,有一本特殊的“账本”在悄然发力——靖城镇干部人手一册的“随访笔记”。翻开镇党委书记戴海鹅的笔记本,扉页上“脚印要沾泥,笔尖要带情”的承诺格外醒目。正月初九,年味未散,他便带着这本笔记直奔阡桥村。在田埂上热切与蒋文丁交谈:“老蒋,今年的大棚蔬菜应该收获不错吧!有什么需要我们镇里帮忙协调解决的吗?”这样的对话并非偶然。****年**月以来,戴海鹅的笔记里记满了村民的“愁容”和对村庄产业发展问题的“苦恼”:土地零散抛荒、青壮年多数外出、留守老人守着薄田叹气;农业生产都是小农经营模式,比较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带着这些“问题清单”,他多次组织镇村两级干部召开座谈会,现场把脉问诊,最终决定以“土地流转+能人返乡”破局。
阡桥村以土地流转为抓手,整合盘活闲置土地****多亩土地。蒋文丁响应“返乡创业、回报家乡”号召,投资***多******。如今,蒋文丁的蔬菜基地已扩大至***亩,主要种植辣椒、苦瓜、黑瓜、汗瓜等蔬菜,每亩产值近*万元,每年创造效益***多万元。不仅让**余户村民拿到“租金+分红”双收入,更是吸引了多名大学生返乡当起“新农人”。“以前觉得种地没奔头,但现在家乡靠农业产业富起来了,收入远超预期,回来就不想走了。”**后技术员小王深有感触。“随访笔记”里的民生小事,正化作乡村振兴的实绩。自“访民情、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开展以来,靖城镇干部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地,面对面倾听群众、企业的呼声与诉求。一页页随访笔记,记录着他们为民排忧解难的坚定决心,道路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整治、关心慰问老人等一件件实事,彰显着他们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的赤诚初心。“要让笔记里的‘愿景’都变成乡亲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景’。”戴海鹅表示,“下一步,靖城镇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倾力为群众多办实事,办好实事,推动靖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让乡村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