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我市今年计划粮食播种面积610.9万亩,总产量239.6万吨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稳产丰产 稳面增产*月**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我市计划粮食播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今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责任更加重大,泸州作为“川南重要粮仓”,必须全力抓好农业生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只有在全力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前提下,泸州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才能更加稳固、质量和成色才会更足。作为全省产粮大市,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我市将采取稳产丰产、稳面增产等措施。在推进粮食稳产丰产上,我市将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加快推动再生稻、糯红高粱等优势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用好各项补贴政策,稳定播种面积,确保完成省上下达的目标任务,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泸州示范区;聚焦小春生产,实现粮油生产“开门红”;全面完成小麦油料扩种任务,实现面积和产量双增长。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上,我市将省上今年下达我市粮食生产任务细化分解到区县、农户、田块。充分利用今年我市大春雨日及时、雨量分布均匀等气象优势,打好夏收夏种时间算盘,育苗移栽与直播双结合,压茬推进边收边种,因地制宜推进“旱改水”,确保大春播种面积,强化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落实。在高标准建设高产片上,我市将发挥全市布局**个千亩高产片的作用,实现区县全覆盖,力争示范带动全市粮食平均亩产提高*公斤。在聚焦科技支撑、深化再生稻研究与示范上,我市将发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泸州分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再生稻研究中心的作用,与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合作,围绕高产再生稻、糯红高粱等特色农作物,在育种、栽培等方面加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承担省科技厅“川南中稻再生稻成果转化推广项目”等,委托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开展“高产型再生稻适宜品种筛选”“中山区中稻再生稻品比试验”等项目,为我市再生稻发展提供支撑。记者 简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