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关于关注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建议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低龄化趋势、严重化趋势以及网络导致的负面心理问题等现象日益凸显。经调研分析,目前我区儿童青少年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认知偏执、抑郁焦虑、怕受挫折、抗压力弱、暴力倾向等多种情况,它们不仅影响青少年的学业表现,更关乎其未来的全面发展。
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为:一是存在个体差异。青少年身心健康受遗传、生理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针对自我认知、人际关系和学业压力等应对不当可能导致身心不健康。二是缺乏关爱引导。家庭氛围、家庭成员关系以及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影响深远,父母对孩子缺乏关心支持,遇到问题单纯说教等做法,也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三是抗压能力不够。大多数中小学生娇生惯养、依赖性强,缺乏劳动实践锻炼、缺少意志力磨练,抗挫折能力、抗打击能力弱。四是网络导致成瘾。互联网作为信息获取、交流、娱乐的平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和水平,但网络游戏、网络暴力等诱导青少年产生心理问题。
当今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关注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为这个群体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一是提供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加大对儿童身心健康事业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和推动落实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推动身心健康教育普及,为儿童青少年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二是拓展学生眼界。鼓励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协同联动,挖掘各方有利资源,通过做家务、亲子旅游和阅读、学校社团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促进孩子慢慢打开认知的大门,培养孩子一技之长,提高应变识别和适应能力水平。
三是搭建服务平台。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整合各类心理健康资源,建设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服务平台,引进专业化心理资源人才,满足个性化需求,为儿童青少年提供高效便捷的身心健康服务。
总之,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需要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和网络等多方协同合作,从而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愉悦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