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江阳区:复垦“整”出新模样,油菜花开“兆丰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复垦耕地在江阳区江北镇下坝村和先锋村交界处,平整的土地上一片青绿,金黄的花朵点缀其间,迎风拂动。若非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一大片耕地是由项目临时用地复垦而成。*月**日,江阳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会同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江阳生态环境局,对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亩临时用地的复垦地类、面积、耕地质量、排灌设施、生态恢复等指标逐一进行核查验收。“以前这里是一条深沟,坡坡坎坎的,干农活很不方便。”江北镇下坝村村民代表舒仕成站在地里,望着眼前平整的土地,脸上满是笑意。他告诉记者,复垦后的土地不仅平整好耕作,土质也比以前肥沃,油菜长势喜人。“如果能多增设几条土埂,那就更方便了!”舒仕成的话道出了村民们对土地复垦的满意与期待。作为泸州市中心城区,江阳区承担着众多重点项目的用地保障工作。如何在发展中守住耕地红线?江阳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给出了答案,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确保复垦耕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在土地复垦过程中严格做到数量平衡、质量平衡、产能平衡,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整补散”的现象发生。核查验收(张红 摄)“我们在临时用地批复后,及时开展动态巡查监管,并在临时用地使用完毕后,指导用地单位按时保质完成复垦工作。”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耕地保护监督和生态修复股负责人余春霞介绍,川投泸州天然气发电项目临时用地复垦工作比法定复垦期提前了一年半完成。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近年来,江阳区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各类整改、复垦等措施,共增加耕地约****亩,实现了连续三年净增加。站在复垦复耕后的土地上,放眼望去,田埂整齐,沟渠畅通,一片片油菜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更是江阳区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的生动写照。下一步,江阳区将继续加强临时用地管理,构建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为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找到平衡点,确保每一寸耕地都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