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四个角色”奏响振兴“奋进曲”! 沙湾乡村大喇叭不简单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沙湾要闻“乡村振兴号角响,三中全会指方向,产业发展路子广,真旺!……”每天早上,沙湾区的“乡村大喇叭”准时响起,用一句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乡音”宣讲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党的声音传入群众耳中、播进群众心里。 像这样的场景,只是沙湾区积极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宣传的一个缩影。自****年*月开播以来,乡村大喇叭先后开设了理论之声、乡情动态、党建之窗、农技课堂、沫若故事汇等专栏**个,录制政策理论、乡风文明等音频短课***个,累计播出时长超过***小时。新颖的节目呈现形式和丰富多彩的内容,以行动落实“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要求,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传播政策的“播放器” “村民们,大家好。‘书记冲壳子’栏目又和村民们见面了。今天和大家摆一摆乡村振兴的最新方向……”沙湾区轸溪镇积极发挥乡村大喇叭的作用,打造“书记冲壳子”栏目,用当地方言绘声绘色的宣讲党的最新政策,让大喇叭成为干群之间的“连心桥”,政策声音的“扩音器”。 种了大半辈子土地的王大哥说:“过去我只晓得埋头种土地,觉得国家政策方针都离我很远。现在通过村上的这个大喇叭,让我才开始对乡村振兴战略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除了政策解读,沙湾区的村书记们还会分享周边乡村因为政策扶持而发展起来的成功案例。 “大家知道隔壁村吗?他们靠着政府对特色产业的扶持资金,发展起了中药材种植,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咱们也有独特的优势,咱们要抓住这些政策机遇,一起把日子过得更巴适!”自从有了乡村大喇叭,轸溪镇的村民们对党的政策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也愈发高涨。大家纷纷表示,要紧跟党的政策,为建设美丽富饶的新轸溪贡献自己的力量。 增收致富的“信息源”太平镇沫江村是沙湾区省五星级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域,这里汇聚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农人,通过“乡村大喇叭”讲出他们的沫江故事,喊出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乡村大喇叭很“新潮”,新农人代表明月带领团队入驻沫江村新农人孵化中心,开设“明月电台”,通过大喇叭定期讲解蛋鸡养殖、柔毛淫羊藿培育、家禽防疫等专业农技知识,讲授沙湾区具有代表性的新农人创业发展故事和直播带货技巧,并积极邀请有思路、有想法的村民前往新农人孵化中心进一步沟通交流,为其提供指导性意见建议。同时,“明月电台”还会不定期通过大喇叭平台收购本土的农产品、发布招工信息,实实在在地为留守在村的老人、妇女提供增收的渠道途径。 今年来,沙湾区累计通过乡村大喇叭发布招工信息**次,提供务工岗位***人次,购销土鸡蛋、红果参、柑橘等农副产品价值超**万元。 文化传承的“好阵地”“同志们,踏水桥战斗即将打响!……”为宣讲红色文化,踏水镇将当地的红色故事“踏水桥战斗”改编成广播剧,在全区掀起了一阵收听热潮。 这部以“踏水桥战斗”为背景的剧目,原本是当地红色历史的艺术浓缩,如今通过乡村大喇叭的“二次创作”,成了村民每日必追的“声音大片”。 “以前只能在剧院看的戏,现在连做饭时都能听到!”村民李大爷笑着说。通过大喇叭,《丰碑》的台词被赋予新的生命力,英雄的呐喊、战场的炮火、百姓的呼声,在村头巷尾回荡。 这种“听得见、看得着”的文化传播方式,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生硬文字,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记忆。通过乡村大喇叭的“跨界”尝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更激活了文化传承的“一池春水”。 美丽乡村的“宣传员”“乡亲们,大家好!美化家园、人人有责,乡村振兴、家家受益……”在沙湾区福禄镇,大喇叭正成为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纽带,把环保知识、成功经验与感人故事,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每一位村民心中。 村民张大爷笑着说:“以前咱对垃圾分类不太懂,垃圾都一股脑儿扔了。听了小课堂讲的,才知道分类有这么多好处,现在家里都严格分类,村里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据了解,福禄镇在每天中午的时间段,分别开设了“环保小课堂”“绿色家园”“生态先锋”等特色板块,及时回应村民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提升村民环保意识,展示各村在环境整治、绿化美化、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成果,分享成功经验,激发村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为了丰富节目形式,福禄镇还邀请各村党员志愿者讲述他们在环保行动中的故事。参与过“生态先锋”栏目的村民感慨:“能在大喇叭里和乡亲们分享我们的环保经历,让更多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特别有意义。”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