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小麦条锈病属于流行性真菌性病害,具有突发性强、流行性快、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特点,是威胁小麦生产的重大病虫害之一。一、症状识别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也危害叶鞘和茎秆。叶片初发病时,形成与叶脉平行排列且整齐的鲜黄色虚线条状;近成熟时发病,病部产生扁平的短线条状黑褐色斑点。二、防治原则要加强病情监测,全面落实“带药侦查、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控策略,勤查早治,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延缓病害向周边麦区传播扩散速度。当条锈病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三、药剂选择可选用丙唑·戊唑醇、丙硫菌唑·戊唑醇、戊唑醇、氟环唑、丙环唑、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等高效低毒杀菌剂防治条锈病。若田间同时发现小麦蚜虫(百株蚜量≥***头)时,可选加入吡虫啉、噻虫嗪、噻虫·高氯氟等药剂防治虫害。四、安全注意事项在生产中注意轮换用药,防止或减缓病虫产生抗药性。在农药配制、喷施过程中,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具,避免皮肤与农药接触,做好个人防护。对废弃的药袋药瓶及剩余药液要集中回收处理,以防人畜中毒和对环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