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金融消保风险提示案例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阳朔监管支局(以下简称阳朔金融监管支局)是金融监管总局的派出机构,在广西金融监管局和桂林金融监管分局的领导下,依法负责辖内除证券业之外的金融业监管工作。值此*·**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阳朔金融监管支局发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典型案例,温馨提示广大金融消费者警惕各类金融骗局、合理合法维护自身权益。典型案例一:“低息”是假,吸血是真!警惕“套路贷”温柔陷阱案例简况:阳朔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审判了一起跨境涉恶势力集团“套路贷”案,涂某、朱某非法成立“******”,以低息免审诱骗借款人提供通讯录及个人信息,通过微信平台签订虚假电子借条制造借贷假象,随后以砍头息、虚构违约条款等手段虚增债务。当被害人无力偿还时,通过轰炸通讯录等软暴力手段逼债,累计非法获利*.*亿元,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并扰乱金融秩序。风险提示:近年来,有诈骗团伙借助部分消费者“急于融资”心理,以“低息”为诱饵发布各类“套路贷”,致使消费者落入背负大额债务陷阱。请广大消费者:一是要通过正规途径办理借贷,办理贷款前要通过多途径交叉验证确认贷款机构是否具备放贷资质,避免落入非法分子骗贷圈套;二是警惕“免费”“零首付”“限时”等营销词汇和宣传套路,注意识别非法金融广告,警惕不当诱导,培养理性消费观念。典型案例二:“全额退保”是幌子!当心代理维权掏空你的救命钱案例简况:覃先生因资金周转困难通过中介办理“代理退保”,并向中介提供了保单及个人信息。中介承诺**天内可办理全额退保,待全额退保后需收取**%退保金作佣金,并******的预留号码,期间假冒投******联系。月余后覃先生发现中介失联且未获退款,******方知遭遇诈骗。核查发现中介不仅伪造投诉,还通过《电子账单管理合同》企图直接划扣覃先生账户资金。风险提示:近年来,以“减免债务”“代理退保”为代表的“代理维权”乱象持续蔓延,有的已形成有组织的黑色产业链、非法利益链,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金融秩序。“代理维权”乱象可能给消费者带来财产损失、信息泄露、被法律追责等风险。请广大消费者:一是理性选择,从正规渠道购买匹配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金融产品;二是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不轻易委托他人代办金融业务,避免个人信息被非法利用、泄露或买卖,造成个人财产损失。典型案例三:“云养经济”存诱惑,“云端”投资藏风险,虚假承诺易成空案例简况:近日,警方发布一起新型金融骗局,犯罪团伙以“互联网+云养牛”为噱头,谎称既能体验“云饲养”乐趣又可获得收益,实则通过虚拟权益套牢投资者资金。桂林市**岁市民蔡阿姨也遭遇了这类骗局,诈骗分子以“养牛投资*年即可获得年化率**%的养老金”诱导转账,被桂林某银行察觉异常,立即联系反诈中心及其家人,避免了*.*万元的财产损失。风险提示:“云养经济”领域欺诈活动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以“农业+科技”为噱头,二是网络属性强,三是涉嫌非法集资、传销等多种违法犯罪风险。农业产业周期较长、利润率有限,请广大公众提高对“云养经济”领域相关风险的防范意识,做到对高额返利不动心、对宣传炒作不盲信、对熟人介绍不盲从,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高利保本是陷阱”。典型案例四:电信诈骗套路深,天上不会掉馅饼!提高警惕莫上当案例简况:一名低保客户至阳朔县某银行支取*****元现金。柜员按“三必问”流程核查时,发现其言辞闪烁。经查,该账户日常账户交易资金在***-***元,前一日却突现一笔**万元跨行快汇转入,且客户急于取现并回避身份核查。主管会计即向当地反诈中心上报。银行通过敏锐风控与快速联动,成功阻断可疑资金流动,避免潜在电诈损失。风险提示:近年来,电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迷惑性不断增强,严重侵害公众财产安全与合法权益。请广大消费者:一是不盲目不轻信“稳赚不赔”或“保本高收益”等投资说辞,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理财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信息甄别能力;二是转账汇款严把关,谨慎操作护财产,涉及转账、汇款操作时要提高警惕,转账汇款前,务必认真核对对方身份和信息,确保资金安全;三是遭诈快速止损,及时阻断风险,发现账户异常或疑似被骗,立即报警并联系银行冻结账户,保留聊天记录及转账凭证等证据,配合追损。作者:覃丽丽 韦露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