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亳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实录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中标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富文本一、发布会主题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二、发布会时间****年*月**日(周五)**:**三、发布会地点亳州广播电视台十楼会议室四、发布单位亳州市人民政府五、主持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李波六、发布内容: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新闻发布会。我代表市生态环境局向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各位记者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各位新闻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向大家通报我市大气污染防治有关工作情况。一、空气质量改善情况****年以来,我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污染防治方式,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和协同推进皖北六市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空气环境质量实现全面持续改善,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 成效明显”地方激励,承办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会议、全省大气污染防治调度现场会等重大活动,实施生态环境“云监管”改革,并纳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工作要点。****年,全市PM*.*平均浓度**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优良天比率**.*%,同比提升*.*个百分点;重污染*天,同比减少*天,均完成省下达约束性目标和力争目标,是全省完成目标任务且同比改善的两个地市之一,皖北唯一地市。二、工作情况(一)坚持高位推进,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市县乡村分级负责、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实地督导推动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巩固提升齐抓共管的大环保格局。二是压紧压实责任。持续加大对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力度,市环委办定期通报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亲自部署、调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深做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二)持续系统治理,实时管控空气环境质量。一是强化空气质量实时管控。扎实做好“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坚持每日会商,组织专家深入分析研判,明确热点区域和问题,发布管控建议。实施城乡一体化防治,约谈指导问题突出乡镇,常态化做好冒泡站点排查整治,累计推送冒泡点位****次,排查整治污染源***个。二是强化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修订《亳州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完善****家工业源应急减排清单,市、县区、乡镇三级联动开展夜查,督促企业落实管控措施,科学应对*轮次重污染天气,创建**家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先进企业。规范整治各类锅炉***台,淘汰*蒸吨及以下生物质锅炉***台,退出砖瓦窑厂*家。三是强化重点领域治理。坚持属地监管和行业管控联动,精准聚焦机动车污染、乡镇环境污染问题等十大涉气领域,开展大排查大起底,稳步推进监督帮扶。印发《关于亳州市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限制通行的通告》,督促指导**家检验检测机构规范检测,依法查处超标车辆***辆,跨省移交尾气检测涉嫌造假车辆*批次***辆。淘汰老旧机动车*.*万余辆,其中淘汰国三营运柴油货车****辆。排查经济开发区企业****家,发现问题****家,及时交办县区整改。完成全市***家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监督帮扶。规范乡镇中药材烘烤,常态化开展工地扬尘治理。四是推进排污权交易改革。建立市、县政府排污权交易储备库,我市首批入库二氧化硫***吨、氮氧化物***吨,完成我市首笔排污权交易。五是有效解决群众身边环境问题。从“小切口”入手,积极推进《亳州市餐饮油烟污染防治条例》地方立法工作。严格落实噪声污染防治责任分工,紧盯投诉较多的相关乡镇、街道,跟踪督办多次投诉问题,切实解决“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三)强化科技支撑,优化生态环保工作方式。强化非现场智慧监管。在全省率先建设、运行生态环境非现场综合监管平台,用“数据”指导“监管”,形成“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的执法导向。建设高塔视频监控点位***个,及时处置焚烧污染行为,实现半小时内高效处置。实施用电监控,在***家重点涉气企业安装****个用电监控设备,实时监控企业生产及治污设施运行情况,既节约执法力量,又提高执法效果。建立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场景,指导企业落实减排举措,及时调整生产工况,提高应急管控效率。(四)强化执法监管,以管促治不断精细精准。紧盯严重污染环境、侵害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等重点案件,共实施一般行政处罚***件,其中查处弄虚作假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家,查处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起。共办结涉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件,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再次取得新突破、新进展。****年,我局连续*年荣获“安徽省非现场监管执法技能竞赛先进集体”,连续两年荣获“安徽省环境应急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五)营造浓厚氛围,激发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性。广泛开展“美丽亳州我是行动者”活动,结合“六五环境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活动**余次,超***万人次在线观看参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共识。在政务新媒体开设“亳小环说法”专栏,发布以案释法典型案例和普法宣传内容,增强企业环境保护法律意识。三、下一步工作****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下一步,我们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聚焦关键指标和重点任务,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改善提升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一)巩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深入开展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协同开展皖北空气质量提升行动,完成省下达我市PM*.*平均浓度控制在**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例控制在**%以上目标。开展低效失效治污设施排查整治,鼓励纳入绩效分级的重点行业企业实施提标改造。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老旧车淘汰,全面淘汰国一级以下排放标准工程机械,常态化开展路检路查和随机抽测工作,提高清洁运输占比。(二)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水平。充分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监督帮扶、“两打”行动,继续保持严格执法态势。以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为工作指引,努力提升执法能力和水平。及时受理、查处群众反映的环境信访案件,切实维护好群众环境权益。有效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隐患,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三)持续优化污染治理方式。结合我市实际和各县区特点,聚焦重点任务落实和重大环境问题解决,加强污染防治项目谋划。持续完善亳州市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手段服务生态环境监管作用,提升工作质效。(四)不断提升为民服务实效。持续巩固提升群众“家门口”生态环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强化属地监管和行业管控,切实解决群众诉求。持续优化生态环境领域营商环境,运用告知承诺制、区域评估成果运用、豁免管理等各项惠企措施,保障重点项目及时开工建设。认真落实包保帮扶制度,坚持精准帮扶,增强企业守法意识和环境管理水平,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强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促进环保事业和环保产业良性互动发展。最后,请各位记者朋友,一如既往地支持亳州生态环境工作,共同为建设美丽亳州贡献力量。谢谢大家!记者问答一、请问我市在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答: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聚焦“*+*”产业集群,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数智赋能行动和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擦亮新型工业化生态底色。一是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聚焦“*+*”产业集群,实施“培优育规”工程和“大树培育”计划,出台《亳州市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年)》,加快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巩固提升现代中医药、白酒及保健酒等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占规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提高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由上年的**.*%提高到**.*%;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重为**.*%,同比下降*.*个百分点。二是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强化梯度培育,引导企业创建绿色制造示范企业。截至目前,我市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家、省级绿色工厂**家,*家企业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个案例入选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应用推广服务优秀案例,*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及供应商目录。****年全市各级绿色工厂企业产值占规上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比****年提高*.*个百分点。三是强化工业节能监察诊断。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工业节能监察办法》等节能法律法规,加强工业节能监察和节能诊断服务,推广应用节能降碳高效技术装备,持续推进高耗能落后用能设备淘汰。****年,我市完成国家专项、能源利用状况、节能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节能监察企业**家,开展节能诊断服务企业**家,淘汰高耗能落后用能设备***台。四是持续推进清洁能源替代。锚定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导工业企业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增效。截至****年,全市建成工业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家、规模***MW,预计年节约*.*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万吨,有力推动了我市工业绿色化发展。五是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年本)》和能耗、环保、质量、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落实平板玻璃、水泥等行业产能置换政策,会同发展改革部门加强项目准入审查,严把“两高”项目关,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二、****年“两新”工作开展以来,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开展情况有哪些?****年“两新”工作有哪些工作安排?(市交通运输局)答:****年工作开展情况****年全市国三老旧运营柴油货车保有量****辆,提前报废****辆,位于全省第*位。自“两新”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共报废车辆***辆,位于全省第*位,其中:谯城区**辆,高新区报废***辆,涡阳县报废***辆,蒙城县报废***辆,利辛县报废车辆***辆。新购置国六排放标准柴油货车***辆,位于全省第*位,其中谯城区**辆,高新区**辆,涡阳**辆,蒙城***辆,利辛********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动力电池*辆。老旧船舶报废拆解**艘,落实补贴资金***万元,位于全省第*位。全市交通运输系统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报废共兑付补贴资金****.**万元,拉动固定资产投资****.*万元,资金实际支付率***%。 ****年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配强专班力量。在****年工作专班的基础上,抽调骨干,为****年实施老旧柴油货车报废更新和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提供有力组织保障,抓紧落实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强化协调推进,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放大“两新”政策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积极效应。 (二)精准摸清底数,悟透用好政策。****年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在落实****年支持政策基础上,将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补贴标准按照《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交规划发〔****〕**号)执行。全市交通运输部门逐企逐车核实信息,并征询车辆所有人的报废更新意愿,确保精准摸清报废车辆底数和报废意愿底数。(三)强化部门联动,提高工作质效。要深入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细化解读“两新”政策和具体奖补申报流程。加强交通运输、公安、商务、财政、业务银行等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加大信息共享力度,优化部门审核衔接措施,以最短时间完成受理、审核、公示、拨付、清算等各环节业务工作,及时将补贴资金支付到位。加大我市老旧车辆限行政策,鼓励引导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提前报废更新。三、亳州交通运输领域推动绿色发展有哪些好的做法?(市交通运输局)答:一、创新开展“客货邮”融合发展。亳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大气污染防治中,积极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大力调整运输机构,在交邮融合发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联合*部门印发《关于印发亳州市加快推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年在谯城区召开全市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现场会,充分发挥谯城交通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引领示范效应。稳步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乡镇交通综合服务站**个,开通客货邮线路**条,覆盖**个乡镇,占比**.*%。其中,谯城区《深化交邮融合服务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交通强国战略》荣获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第二批)典型案例。二、推动贯彻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积极完善提升客运体系保障。****年公交站台改造**个,开展“绿色出行,公交优先”的活动主题,鼓励市民选乘公交,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年开展适老化出行,运营公交车**辆,全面提升公共交通适老化乘车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目前,全市城乡公交线路***条,车辆保有量***辆,全市****个建制村农村客运通达率***%。三、大力推广使用新能源交通运输工具,推动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全市新增新能源公交车***辆,新增(更新)公交车新能源比例***%,新能源出租车***辆,占比**%。****年完成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艘,预计发放补贴***万元。全市所有货运码头安装有岸电设施,共安装岸电**座,船舶使用岸电次数合计***次,接电时间****小时,用电量****KWH,靠泊船舶***艘次;水路货物运输量****万吨,同比增长**.*%;完成港口吞吐量***万吨,同比增长**.*%,其中进港**万吨,同比增长**%;出港***万吨,同比增长*.*%。四、请问我市在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工作进展情况如何?(市发展改革委)答: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动全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工作,市政府印发了《国家碳达峰试点(亳州)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该方案聚焦建设全国多能互补融合创新先导区等试点定位,明确到****年,顺利实现全市碳达峰目标,以期为全国同类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做出示范引领。一是坚持能源集约节约发展。印发《亳州市推动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对*家企业开展节能减煤降碳诊断,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超额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印发《亳州市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方案》,编制《亳州市新能源设施布局和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亳州市电网设施布局和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统筹全市新能源和电力设施均衡发展,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就地就近消纳。二是加快新能源产业培育。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双招双引”和企业培育为抓手,以“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为引领,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格局。****年全市新增新能源规模企业**家,新能源企业总数达***家,已初步形成以繁枫真空、阳光电源为龙头的先进光伏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华能、天杉高科等为龙头的风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四维能源、碳什科技为龙头的新型储能产业集群,*-**月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三是积极推进试点示范建设。统筹新能源和绿色低碳建筑一体化发展,实施市行政中心、市人民医院等浅层地热能集中供热供冷*个项目,谋划推进项目**个,探索在全市域公用建筑推广浅层地热能集中供热供冷。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入选安徽省首批零碳产业园区筹建名单。蒙城繁枫真空*GW新型高效碲化镉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一期)入选全国首批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获批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亿元。四是加速新能源项目建设。坚持实行项目建设“双调度”机制,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创新实施重点项目“四步工作法”,成立*个项目服务专班,采取“‘四不两直’、贴心服务、现场交办、无事不扰”的重点项目服务方式,全流程推进项目建设。谯城***千伏输变电工程、道仁涡阳多能互补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涡阳祥风天成、祥风玉成,谯城协合风电二期等一批风电项目建成并网。截至****年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位居全省第*位。****年,全市新获风电竞争性配置规模***兆瓦,占全省当年风电竞争性配置规模的**.*%,位居全省第*位,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持续加快。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