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佛山气候变化教育出“新招”!禅城“家校社协同育人”走出新路径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第四届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气候变化教育研讨会暨“你好,寒假!”研究十年总结会在佛山市禅城区圆满落幕。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佛山市禅城区教育局等十余家单位联合主办,禅城区环湖教育集团承办,吸引了全国多地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家长代表线上线下共同参与,聚焦家校社协同育人与气候变化教育融合创新。图片附件研讨会顺利举行。 在“双减”政策深化推进的背景下,禅城区始终以“家校社协同育人”为核心抓手,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完善课程体系、利用好社会资源,积极拓展校外教育空间等举措,在开展校家社协同育人构建“教联体”工作方面做出了许多的探索。“你好,寒假!”项目,历经十年深耕,不仅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更将学生假期活动转化为“行走的思政课”,近两年在区教育局引领下,许多学校让低碳理念、传统文化与社区实践实现深度融合,让学生走进祖庙街巷开展气候研学、探访陶瓷企业了解传统低碳智慧,这些创新实践让假期成为联结课堂与生活的“绿色纽带”。 图片附件主题沙龙。 活动期间,与会嘉宾围绕“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开展气候变化教育”主题展开深度研讨。禅城区环湖教育集团通过学生专题展示、家长互动分享等形式,生动呈现了气候变化教育的校本化实践成果。长三角与广东区域的专题分享环节,则从跨地域视角探讨了气候教育课程开发、家校社资源整合等核心议题。专家在点评环节提出,气候变化教育需从知识传递转向行动育人,构建“立体化”实践体系。 图片附件研讨会现场。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高度认可禅城区的协同教育模式。他认为,气象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参与到气候变化教育中来,把他们掌握的气候变化相关素材呈现和分享给孩子们,而老师们则在放假前进行指导、开学后进行展评,使得不同的主体来共同参与和推进气候变化教育工作。图片附件研讨会现场。 全国气候变化教育联盟执行主席顾惠芬表示,研讨会已经办到第四届,她希望继续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扩大气候变化教育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这是一个以渺小启程,向伟大进发的事。” 上海市临港实验中学教师董雪梅也对禅城区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气候变化教育的支持力度表达赞叹,“我们的行动可能是工作室几位老师带动班级在开展力所能及的行动,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教育局牵头与气象局、博物馆、图书馆等联动,能够真正联动多方的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家庭资源,为孩子们的学习扩大空间。” 禅城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教育改革,通过构建形成常态化协同育人网络,将气候变化教育融入"五育并举",全方位重构教育场域三方面举措,打造教育共同体,继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样本。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