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兰州环县在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上围绕淤地坝建设管理做交流发言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全省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兰州饭店顺利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交流了****年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深入分析当前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并对****年水土保持重点工作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安排部署,旨在推动全省水土保持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会上,五个市(州)做了交流发言。其中环县水保局围绕淤地坝前期规划、建设管理、安全运行、带农助农四个方面做了交流,工作经验与成果在全省范围内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意义。环县地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区域,长期以来饱受水土流失困扰。但我们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定位,把淤地坝作为生态治理的重要措施,系统谋划、精准施策,着力推动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淤地坝***座,其中中型及以上在册坝***座,坝控面积***平方公里,初步构建起“拦、蓄、排、用”一体化生态屏障。在规划“谋坝”方面。环县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要求,突出淤地坝建设与生态修复结合,优先在侵蚀严重、支流密集的流域布局淤地坝群,形成“上拦下保、层层设防”的梯级坝系。突出与民生需求结合,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旱涝并存”问题,科学设计坝体蓄水功能,兼顾防汛安全和生产用水。突出与区域发展结合,将淤地坝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协同推进坝区道路硬化、农田整治等配套工程,为淤地坝项目的落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管控“建坝”方面。环县建立健全了“周调度+三单制+快验收”的全周期管理模式。每周召开“线上+线下”调度会,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推行了“一线工作法”,组建“项目专班+技术专员”双团队驻点服务,选派*年以上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深入现场,对工程建设全程指导监督。建立了“四方会商”机制,从项目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确保将淤地坝项目建成示范工程、标杆工程。在安全“护坝”方面。环县探索出一套科学高效的淤地坝运行管理机制。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防汛“三个责任人”,实现责任到人、到岗、到坝。强化预案演练,编制“一坝一策”应急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强化动态监测,建立“县—乡—村”三级巡查体系,汛期实行**小时值班制,全县中型以上淤地坝实现“零事故”,做到了“防在未然、守在一线”。 在助农“用坝”方面。环县坚持“治山治水”与“富山富民”并重,探索“淤地坝+”融合发展模式。“坝+田”促进增收。通过淤地坝拦泥,新增耕地,有力促进了项目区群众增产增收。在曲子镇西沟村依托淤地坝的蓄水功能,综合考量农业生产及产业用水需求,联合农业农村局创新推行“沟道筑坝、坡顶建池、引水上山、蓄水灌溉” 的综合治理模式。“坝+绿”改善生态。实施坝区绿化工程,种植油松、刺柏、苜蓿等水土保持林草,坝区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有效遏制了沟头延伸,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十五五”期间,计划积极探索 “坝 + 景” 等 “坝 +” 产业新模式,不断拓展水土保持工作的广度,挖掘更多潜在的经济增长点,为区域发展注入新活力。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聚焦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总要求,围绕山水林田草沙、沟坡梁峁塬系统治理,统筹布设淤地坝建设项目,认真落实好年度任务,扎实编制“十五五”规划,奋力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