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合江县:春分“开秧门” 栽种“第一秧”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是二十四节气的春分。春分至,春耕忙,在四川泸州合江县白米稻渔现代农业园区,一场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科技交融的“开秧门”活动火热开启,拉开全省水稻移栽大幕。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雄、泸州市委副书记何洪波、重庆市农业农村委二级巡视员吴大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陈开勇、合江县委书记王波、合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益良、合江县政协主席刘卫、合江县委副书记况涛等出席活动。活动启动时,何洪波宣布泸州市****年春耕生产“开秧门”。王波在致辞中指出,“农”字承载着生命密码,延续着文明基因?。合江地处川渝黔三省交界,地似“肺叶”、形如蝴蝶,是一片“灵动且会呼吸的土地”。近年来,合江县始终坚守“粮猪安天下”,大力推进“粮食稳面积提单产、经作稳产量提品质、畜牧稳产能提效益”,高水平建设“巴蜀鱼米之乡”核心区,持续擦亮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金字招牌”。****年,合江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合江示范区。随着高亢嘹亮的高腔山歌响起,村民们揭开育秧棚,将秧苗挑出,干部群众一起“甩秧头”,期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随后,无人机在空中来回穿梭,将基地的秧苗运送至移栽的大田,智能插秧机接力精准作业,把一株株秧苗插入田中。合江县农业农村局安全生产和农业机械化办公室负责人曾鹏说:“农用无人机目前在合江县主要应用于植保、运输以及农情监测等方面。在植保方面,它能够更加精准地控制农药的使用,相比人工喷药,能减少**%~**%的农药用量,并且可以提高**倍左右的效率。”从人工移栽到智能农机作业,从地面运输到低空无人机的运用,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农业生产,为千年农耕文明注入新动能。在现代农业装备展区,数十台智能农机组成“钢铁军团”。手扶式六行插秧机是目前合江县应用最广泛的智能插秧机。合江茂丰源农机专合社技术员杨忠富说:“它一次性栽的就是六行,效率非常高,每天要插**亩到**亩,人工来栽的话,可能就要栽十七八天,大大地节约了劳动成本。”在田间,来自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的同学们正在学习和体验人工栽秧和现代化农机高效栽秧,这场传统农耕与现代农机的“对话”,让大家对科技助力农业生产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现代农业技术学院学生程紫艺说:“作为一名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的学生,我深感科技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传统耕作正被智能化、机械化取代,无人机、大数据等应用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这使我倍感责任重大,也充满前行动力。我也将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先进技术,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为未来投身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合江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四川省内春季气温回升最快,开春时间早,水稻播种、栽秧最早的地方。近年来,合江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宜机化改造,推广现代农业设备和新技术的运用,助力农业提质增效,粮食播种面积达***.*万亩,产量**.**万吨,“中稻+再生稻”吨粮示范片最高亩产****.*公斤,创全省新高。合江县农业农村局农作物与种子服务站站长刘兵表示:“****年,合江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三农’工作部署,在粮食生产稳面积、提单产上下功夫,力争再生稻有收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万亩以上、产量**万吨以上,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合江示范区,为守牢粮食安全贡献合江力量。”活动还为“渔米合江”大米区域公用品牌进行了授权。县领导王卉、周模才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