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长江云】探访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现场:向大山深处“绿色掘进”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洞内,工人熟练地操控多臂凿岩台车、液压湿喷台车等大型设备,爆破、出渣、支护等各工序衔接流畅。洞外,新能源运输车往来穿梭,风机轰鸣。*月**日至**日,记者走进位于襄阳市谷城县紫金镇的引江补汉工程土建施工及金结机电安装*标项目建设现场,见到了坐落于大山深处的“小清新”建设工地。引江补汉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丹江口水库下游,增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调水量,提升中线工程供水保障能力。工程输水线路总长***.*公里,是目前国内在建长度最长的有压引调水隧洞。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引江补汉工程土建施工及金结机电安装*标项目(以下简称“*标项目”)包括**.**千米输水隧洞,以及竖井和多个支洞建设,总开挖长度约**.*千米。全长*.**千米的**号平洞,正是连接主隧洞施工作业的检修交通隧洞,目前掘进已突破****米。“隧洞穿越青峰断裂带内*条大断层,同时下穿南河,沿线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是全线地质条件最为复杂的标段。 ”*标项目党支部书记、执行经理王宇说,面对复杂地质条件,该标段采用超前地质钻机、多臂凿岩台车、悬臂掘进机、拱架安装台车等成套大机配置,实现全机械化施工作业,实现了“机械化换人”,提高了地下洞室施工的安全性、工效和水平。据介绍,*标段所在的紫金镇地处秦巴山系武当山余脉,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干扰,*标项目部推动安全绿色工程的创建,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场景随处可见。在*标项目主营地设立数字孪生中心,信息人员借助物联网数字化技术实现作业面远程监控、围岩信息自动化采集、人员车辆实时定位、水雨情监测、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检测、人员违规AI识别及应急预警等,整个项目建设管理“耳聪目明”。据*标项目设备安装运维工程处副经理魏忠明介绍,该项目使用顶置式环保型拌和站,占地面积有效缩减,同时显著减少了粉尘和噪音的扩散。拌和站集成检测传感装置、识别传感装置、自动化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算法与工业现场总线技术,大幅提升材料配比与拌和的精细性,实现从任务单下发到混凝土成品运输全工序、全过程的严密控制。拌和站外,电动搅拌运输车将混凝土源源不断运送到隧洞施工现场。魏忠明说,项目部投入纯电动装载机、挖掘机、自卸车、搅拌运输车等设备合计**台套,是全线唯一引入全套新能源设备的标段。“较传统燃油设备,这些新能源设备节约柴油消耗****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万吨。”“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绿色化”联动协同赋能,项目建设开足马力,建设进度不断“刷新”。截至目前,*标项目*个支洞开挖累计超过****米。(长江云新闻记者 廖云翔 通讯员 夏子茜、刘陈)新闻链接:https://***.******.***.c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