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银龄专家”为乡村振兴注入银辉动能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郑老师,你看我们现在的鲈鱼长势可好嘞!”春日暖阳下,西沪港畔的海面波光粼粼,黄避岙乡高泥村网箱养殖基地里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养殖户挥着手,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养殖户口中的“郑老师”,是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负责人、高泥村养殖户首批结对的退休养殖专家之一——郑岳夫。郑岳夫曾是县渔业系统的技术专家,退休后长期奔走在渔业生产一线,开展公益培训和技术指导。水产养殖是高泥村村民的主要增收渠道之一。目前,高泥村超过**%的村民从事网箱养殖,养殖面积有****余亩,网箱****多个,平均每户拥有**个网箱。养殖的大黄鱼和鲈鱼远销韩国、日本等地,养殖年产值达*.*亿元,黄鱼年产值约*亿元,平均每户年收入超**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多万元。近年来,面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高泥村的养殖户们有不少的“问号”需要解答——水产养殖如何提质增效?如何开辟顺畅的营销渠道?水产养殖产业如何转型升级?为此,县银辉志愿者联合会联合县老科协技术专家发起了“银龄行动”,邀请“银龄专家”参与乡村振兴,释放“银色人才”技术红利。同时,根据擅长领域,一对一安排专家结对帮扶村庄,为产业发展理思路、提建议、强对策,为促进共同富裕贡献“银发力量”。在当天的“银龄行动”进高泥志愿服务活动现场,郑岳夫与高级工程师伊祥华等老专家正式与高泥村结对,为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银龄专家”的到来,不仅为高泥村带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当天,高级农艺师仇肖寅和欧建康结合高泥村的地理条件和乡村旅游资源,对共享菜园的规划设计、建设材料、蔬菜种植、经营模式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将来可以引导学生研学、开展亲子游和农渔事体验等活动,进一步挖掘乡村田园的多元价值,助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下步,我们将在‘银龄行动’赋能社会治理、科技下乡、红色传承、互助养老等方面,广泛开展送知识、送技能、送健康、送文化等服务,为‘向上攀高超千亿,向海图强创未来’贡献‘银发力量’。”县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我县银辉志愿者有****余人,共有**个志愿服务组织,已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余场次。(记者 夏超明 通讯员 张海波)
如有图片或附件等请到网址中查看或下载http://***.******.***.cn/art/****/*/**/art_**********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