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济源·稳粮兴产筑根基?创新示范促振兴——示范区2024年“三农”工作稳中提质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月**日,植保无人机在梨林镇屈西村田间喷洒农药。 本报记者 段二平 摄春风轻拂,万物复苏。在济源的田野乡间,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绿茵种业基地里,一粒粒“金种子”正在打包,即将发往世界各地;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内,阡陌纵横,民居错落有致,产业蓬勃发展;阳光兔业的现代化养殖车间内,自动化喂料系统精准运转,一只只肥壮的肉兔蹦跳着等待出栏……****年,济源以乡村振兴“十大行动”为总抓手,守牢粮食安全与防返贫底线,在乡村产业发展、建设、治理、改革等领域交出了一份稳中提质、亮点纷呈的“三农”答卷,为全省乡村振兴树立了“济源标杆”。****年,济源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城乡收入比*.**∶*,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全省第一,共同富裕水平全省第二,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全省第二,宜居度全省第三,城乡一体化实现程度在**%以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粮食生产再创新高,安全根基持续夯实。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年,济源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粮食播种面积**.**万亩,总产量**.*万吨,同比增长*.*%,增幅高出全省*.*个百分点。**.**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显著,田成方、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化农田格局基本形成。粮食单产稳步提升,呈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态势,夏粮产量创历史新高。济源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脱贫人口务工、“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雨露计划”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切实守牢了“一户不返贫、无人新致贫”工作底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全链发展势头强劲。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济源突出产业链群培育,积极推动五大主导产业、三大传统产业和两大新兴产业协同发力,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五大主导产业亮点突出:——蔬菜制种产业:依托绿茵种业,济源发展蔬菜制种面积近*万亩,种子产量占全国市场的**.*%,全产业链产值达*亿元,成为河南省最大的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杂交洋葱种子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冬凌草规范化种植产业:济世药业带动冬凌草种植面积*.*万亩,年可产冬凌草全草*万余吨,产业链规模达*.*亿元,“济源冬凌草”先后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等。——核桃产业:丰之源公司推动核桃种植面积达**万亩,年产量超**万吨,荣获“中国核桃之乡”“国家核桃良种基地”“国家级核桃示范基地”等称号。——肉兔繁育产业:******的带领推动下,示范区肉兔饲养量常年稳定***万只,全产业链产值超**亿元,种兔育种全国第一,肉兔生产规模全国第二。——奶牛养殖产业:在伊利公司济源工厂带动下,示范区目前拥有规模奶牛场*个,存栏奶牛*万余头,年产奶量超**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超***亿元。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传统产业稳步发展。济源烟叶种植规模稳定在*.*万亩,烟农收入超****万元;******的带动作用,生猪产业链规模达**亿元;肉牛羊年出栏量分别达*.*万头和**万只。——新兴产业加速发******为全省最大工厂化设施渔业养殖基地,设施渔业年产量***万斤,产值****万元;以大******为依托,打造蜂业高质量发展联合体,首次批复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项目,探索太行王屋山脉中蜂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截至目前,济源累计建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个、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其中国家级*家、省级**家;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家,形成了“龙头引领、链群发展”的产业格局。乡村建设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显著改善。济源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基础设施提档、公共服务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其中,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成效显著,入选“河南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先导区”,探索“实施五个联动(党建联合、规划联批、产业联兴、设施联建、乡风联治)、调动五个资源(整合资源、盘活资源、挖掘资源、优化资源、植入资源)、坚持五个程序(精准策划、科学规划、美学设计、陪伴建设、运营前置)”的和美乡村建设“三五模式”在全省推广。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大沟河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内《济源市特色村庄发展带实用性村庄规划》为全省唯一的连片村庄规划编制试点,示范区***个行政村中累计编制完成村庄规划***个。农村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提升。农村道路实现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自来水普及率达**.**%,实现农村热点区域*G网络全覆盖、邮政快递进村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农村公共服务获得感有效提升。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均衡共享,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以上,实现市级医院对口支援镇级卫生院全覆盖和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实现镇(街道)、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站(中心)全覆盖。治理创新引领风尚,乡风文明深入人心。济源持续深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道德积分储蓄站”“清单制”等经验在全国推广,*镇*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村。轵城镇良安新村农文旅融合项目荣获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意大赛“创意典范奖”,济源冬凌草栽培系统入选****年河南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单。文体活动蓬勃开展,圆满举办济源第二届“村梨园”戏迷擂台赛、统筹推进“四季村晚”活动、成功承办****年河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总决赛等,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改革激发活力,集体经济全面壮大。近年来,济源先后入选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年试点、全省数字乡村示范市、全省家庭农场示范市等,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形成“****”(三定三清四探索五激活)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济源模式。农村改革持续深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成效显著,**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完成消薄任务,所有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都突破*万元。截至****年底,济源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万元以上村**个,较****年增加**个,占比**.*%;**万元以上村***个,较****年增加**个,占比**.**%。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家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家庭农场“一码通”赋码工作进度、土地流转合同备案工作进度均居全省第一。目前,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达***家、示范家庭农场达**家。广袤沃野展新貌,乡村振兴再出发。****年,济源将继续谋划实施乡村振兴“十大行动”,持续巩固粮食安全根基,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全链升级,深化乡村建设和治理创新,力争农业经济指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济源样板”。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