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是否有视频,加载播放器正文开始□江门日报记者皇智尧 通讯员任子灏 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开江门高质量发展新天地。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日,记者采访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该局贯彻落实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市两会精神的具体措施,以及我市推进相关工作成效及未来目标举措。 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 记者: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强调要坚定制造业当家,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请问目前我市新型工业化建设有哪些成效?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是重点产业加快集聚发展。我市指导各县(市、区)集聚资源发展*—*个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推动蓬江区摩托车及零配件、新会区不锈钢、台山市汽车零部件、开平市水暖卫浴、鹤山市工程装备等*个集群成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三(仅次于深圳、广州);新会区、台山和开平入选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数量居全省第一。****年全市**条重点产业链合计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高于全市*.*个百分点,船舶与海工装备等*条产业链增加值实现两位数较快增长。 二是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出台《江门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及企业技术改造实施办法》,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落实省、市级技术改造资金*.*亿元、扶持企业**家;推动**个项目纳入****年省级技改资金项目库,获得省级技改奖励资金*.*亿元。****年,全市完成技改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总量在全省排第*。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三是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出台《江门市促进制造业大型骨干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认定**家制造业大型骨干企业;推动我市**家企业入选广东省制造业***强,在全省排第*;推动海鸿电气认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家企业入选****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累计**家。 力促工业投资再超千亿 记者: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到坚定推进“八大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接下来有哪些具体举措?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是“以链促群”推动产业提质发展。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深入落实“链长制”,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百企增量”增资扩产专项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力争****年开展技术改造的企业超过***家、技改投资超过***亿元;加快省级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争取全年推动***家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力争完成**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新增*家绿色工厂和*家省能效(水效)领跑者。联合相关部门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促双强的格局。 二是“项目为王”力促工业投资再超千亿。千方百计挖掘增长潜力,持续开展工业投资攻坚行动,推动省、市***个重点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力争工业投资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元,为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是“大小融通”培育优质企业梯队。做好总部企业和骨干企业培育,力争总部企业超**家,新增*家产值超**亿元企业,新增*家国家级、*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培养力度,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计划,力争新增*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超***家,推动超***家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 四是“扩容提质”推进产业平台加快建设。纵深推进“园区再造”工程,集聚资源加快园区建设,完成大型产业集聚区年度基础配套投资不少于***亿元,江门主平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不少于**个,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力、集聚力、带动力。指导各县(市、区)锚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重点建设*—*个园区和一批特色产业园。充分发挥新会大泽与司前、台山大江与水步、开平水口与月山、鹤山共和与址山等*镇的地理优势和产业基础,全力推进八镇联动发展,加快八镇交通互联、产业互融、设施互用,打造我市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新引擎。 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 记者:今年,市委、市政府指出,要发力做强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提升“江门制造”竞争力,请问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接下来有哪些针对性举措?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一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配合发改部门,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统一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 二是持续举办“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营造良好的设计氛围,持续提升“市长杯”工业设计大赛等赛事水平和影响力,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完善重点产业链工业设计体系,加快推动一批工业设计中心建设,争取在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申报上取得突破。 三是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以科杰技术、欣龙隧道等*家企业为先进典型,推动部分企业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产品+服务”转变,打造一批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正文结束附件下载开始附件下载:附件下载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