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诗词互动+文化对话,共探沫若文化传承新路径!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沙湾要闻当经典诗词遇上趣味游戏,当知名学者对话基层文化工作者,沫若文化的传承便有了更生动的表达。*月**日,由沙湾区委宣传部主办的阅见沫江第五期——“我读郭沫若文化交流分享互动”活动在沫若戏剧文创园举行,以趣味互动游戏与深度文化对话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基层文化工作者沉浸式感受沫若文化的魅力,共同探讨新时代下沫若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发展路径。本次活动打破传统讲座模式,将沫若文化融入趣味互动环节。活动开场,一场围绕郭沫若诗词的互动游戏迅速点燃了现场氛围。参与人员分为“凤凰队”“涅槃队”“雷电队”“女神队”四个组别,在诗词抢答赛中,比拼郭沫若名篇经典诗句;在“你做我猜”游戏中,参与者们通过肢体语言演绎郭沫若笔下的意象,引得笑声连连;在诗词接龙游戏中,大家更是展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一句句郭沫若的经典诗词在口中流淌,无不体现出对沫若文学的熟悉与热爱。
“没想到郭沫若的诗词还能这么‘玩’,以前觉得郭沫若的作品很深奥,今天通过游戏反而记住了不少。”文化爱好者罗嘉在活动后感慨道。除了趣味互动游戏,文化交流互动分享会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在“关于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交流环节,特邀嘉宾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互鉴书院山长蔡尚伟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刘裕国老师与当地文化工作者和群众代表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对话。蔡尚伟作为国内文化产业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其丰富的学术经验,从理论高度阐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并结合国内外文化发展的成功案例,为沙湾区沫若文化及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在谈到校地合作及文化交流时,蔡尚伟说,郭沫若作为四川大学的知名杰出校友,在文学、历史、考古等领域留下了深远影响,未来校地双方可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活动等方面加强合作,如开展沫若文化相关的课题研究、举办沫若文化学术讲座,进一步提升沫若文化在学界和社会的影响力。四川大学也将充分发挥自身文、理、工、医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以跨学科视角深入研究郭沫若的生平经历与经典作品。谈及文旅产业融合,蔡尚伟认为,从区域文化研究视角来看,要强化沫若文化的独特性,需突出郭沫若先生的文学成就、国际影响力以及其与沙湾的紧密联系。沙湾区应整合大渡河、美女峰等优质文旅资源,精心打造以沫若文化为核心的精品旅游线路,着力构建“美食+文旅”“影视+文旅”的全新模式,全方位赋能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蔡尚伟还提到,在推动文化资源开发与文旅产业升级的进程中,沙湾区可以借鉴其他地区在文化资源挖掘和转化方面的成功经验,将目光聚焦于郭沫若先生的文学、思想、艺术等多方面成就,通过深度开发与创新转化,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体验,全力打造文旅融合新标杆。刘裕国结合自身丰富的媒体经验,分享了如何通过新闻报道、文化活动策划等方式,将沫若文化更好地推向大众,提升其社会影响力。在谈到郭沫若先生与新闻传播的关系时,刘裕国分享了一些通过媒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案例,他认为,传承沫若文化首先要深入挖掘其作品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人文价值,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与现代社会相结合,通过创新的方式进行传播,特别是在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以动漫、短视频等形式解读郭沫若的经典作品,吸引更多受众关注。
在长达近两小时的对话交流中,两位嘉宾还就如何打造沫若文化IP、赋能乡村振兴,怎样让沫若文化真正融入百姓生活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我从小就喜欢郭沫若先生的作品,今天听了专家们的分享,真是受益匪浅,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能更近距离地接触沫若文化。”来自葫芦镇的文化工作者余佳激动地说。
本次活动的举办,不仅为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民众对沫若文化的热爱和关注。未来,沙湾区将继续以“阅见沫江”文化活动为载体,联动更多专家学者,推动沫若文化及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沫若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