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万安县政府-万安县:“以工代赈”模式激活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动能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年来,万安县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推广“乡村主建、农民主体”农田建设模式的工作要求,积极引导项目区集体经济组织和劳动力参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健全项目立项机制、施工管理机制、质量监督机制,探索以“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共建共享”的农田建设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健全项目立项机制,把好“源头关”。一是科学论证。制定出台《万安县****年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以工代赈项目工作方案》,明确工程投资金额***万元以下、群众工作基础好、参与项目建设积极性高三项标准,在实地调研、召开研讨会、明确项目可行性的基础上再组织实施项目。二是需求筛选。结合当地农民就业需求和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推动村民委员会采取村民自治方式向乡镇提出村集体承接项目建设的书面申请,经县领导小组会议审定的方式确定审核通过后,立项批复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创新试点以工代赈项目,选取确定芙蓉镇建峰村、潞田镇邹江村等*个项目村。三是风险预判。项目设计阶段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施工期间项目建设突出当地群众主体参与,*个项目施工过程矛盾纠纷全部化解在村组。比如,芙蓉镇建峰村为减少纠纷,创新实行“图纸分田”办法,即对完工项目区流转到种植大户,只在图纸上分田到户,群众根据面积取得流转租金,建设成果和管理成效明显提升。健全施工管理机制,把好“效率关”。一是强化运营管理。突出村民主体,坚持村委会统筹规划、协调调度,成立机械管理、物资采购、财务管理、务工管理等*个工作小组,聘请业务能力强的水利员作为全程指导施工员,明确责任分工,负责日常施工监管、物资采购、务工管理、工资发放等,确保项目高效管理、有序推进。项目村工程进度比合同约定工期提前了一个半月。二是强化业务指导。安排专人进行全程、全覆盖业务指导,聘请第三方对项目进行验收,确保项目高质量实施,顺利完成项目验收。按照审计工作要求对项目进行全程审计,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推动项目规范运行。三是强化联农带农。按照“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施工队伍”的要求,落实组织群众务工、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等以工代赈政策,优先吸纳脱贫人口、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因灾需救助人口、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影响无法外出务工劳动力等群体就业。项目建设吸纳当地群众***余人务工,村民务工人均增收****元,村集体村均增收**.*万元。健全质量监督机制,把好“质量关”。一是政府督导。按照统一勘测设计、统一造价评审、统一工程监理、统一竣工验收、统一上图入库、统一督促指导要求推进项目建设,县“高标办”工作人员以“四不两直”方式直奔项目一线现场监督检查指导,实行问题清单销号、成效清单考评“双清单”机制,推动问题及时整改。二是专人监管。公开招标聘请专业监理对项目质量进行全周期监督,遴选*名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施工员,组成流动监理队伍,不定期深入项目施工现场,抽查工程质量。三是群众共管。项目村理事会对项目实施过程、规范资金结算进行全程监管,安排村民对乡镇村民务工费发放、材料供应商结算等资金使用进行全程监督,据实提报请款资料。构建县乡村三级质量监督机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个,确保项目质量达标,芙蓉镇建峰村沟渠建设平直、质量优良,受到市级表扬,*个项目村的新建田块得到市场普遍认可,现已全部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