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团结花”结出“幸福果”!我市多方合力促“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栩栩如生的钩线花朵、工艺精美的手工作品琳琅满目……近日,****年灵武市残疾人手工制作培训在梧桐树乡史家壕村“石榴籽工坊梧桐基地”举行,市残联为灵武市首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灵武市奇迹手工编织坊”进行了授牌。图片附件“手工制作对重度残疾人就业是非常好的渠道。企业有订单,市残联将从培训、项目上予以支持,发挥带动作用。今年市残联打算打造至少*个辅助性就业机构。”市残疾人联合会理事长李小鸿介绍。近年来,随着市场对文创产品的日益青睐,我市聚焦残疾人、妇女、下岗职工等群体的就业困境,把手工编织作为撬动创收增收的有力杠杆,构建起“企业+基地+培训+订单”的模式,多方协调争取资金、组织“订单式”培训,多管齐下推动“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华丽蜕变。图片附件今年,史家壕村建设石榴籽工坊梧桐基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广泛嵌入技能培训、文体活动等功能,打造集“非遗传承+产业赋能+旅游融合”于一体的“石榴籽工坊”。通过与灵武市奇迹手工编织坊合作,帮助辖区残疾人、妇女等人群学习编织技巧,制作手工作品。产品经验收合格后将统一回收,按件计酬,让残疾人、妇女等群体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史家壕村村民唐芳因患脊髓灰质炎落下肢体残疾,但她心灵手巧,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她拿起钩针,从基础针法学起。随着钩针上下翻飞,一个精美的网红杯垫逐渐成型。“这对残疾人扶持是一个好项目,大家在家就能挣钱。”唐芳说。图片附件据了解,在市残联的不断指导下,灵武市奇迹手工编织坊已为**名各类别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平均每月接收订单****余单,营业额达*万元左右,订单不仅畅销我市,还出口国外。奇迹手工坊还将在基地开启直播宣传,拓宽销路,为“指尖经济”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图片附件“完成一个杯垫有几块钱的收入,如果手工快的话,**分钟就能完成一个。除了杯垫外,我们的订单还有灵武长枣宝宝的挂件、‘小交警’‘小警车’等宣传品,后期我们还将设计出新的文创产品,展现梧桐树乡的文化魅力。”灵武市奇迹手工编织坊负责人李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