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瓯江治理工程龙泉市龙泉溪治理工程招标公告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瓯江治理工程龙泉市龙泉溪治理工程经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发改设计[****]***号文核准同意建设,并已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规模为建设*.***km防洪堤(护岸)及排涝闸*座,总投资约为*.**亿元人民币 ,建设地址位于龙泉市,计划于****年**月底完成。项目业主为龙******,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本次招标的投标资格审查采用后审方式,招标人为龙******(委托浙江水利水电工程审价中心为招标代理单位)。现将本次招标内容和投标资格条件等公告如下:*、招标内容及范围:本工程建设范围内有河村段防洪堤、宏山段防洪堤、秦溪漠下游段防洪堤、黄灌段防洪堤、武潭段防洪堤、临江段防洪堤,长*.***km;黄灌排涝闸*座、新建排水涵管**处。其中河村防洪堤总长*.***,其中上游段长度*.***km,下游段长度*.***km;宏山防洪堤,长度*.***km; 秦溪漠下游段长度*.***km;黄灌段防洪堤长*.***km;武潭段防洪堤长*.***km;临江段防洪堤长*.**km;黄灌排涝闸规模为*孔**m,总净宽**m,设计排水总流量***m*/s。主要建设内容为堤身土方填筑、坡面护砌和植草防护、迎水侧设基座、浆砌块石护坡、排涝涵闸土建、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机电设备及安装、启闭机房、排水涵管等。*、资格条件:(*)投标人应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含)及以上资质,持有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安全生产许可证,并具有类似工程的施工业绩(见后附); (*)项目负责人必须持有水利水电工程壹级建造师注册证书,且无在建项目(从其他项目中更换出来的项目负责人在原承担的合同工程项目未通过验收前参加投标的,视为有在建工程),并以项目负责人或以技术负责人的身份承担过类似工程业绩(见后附); (*)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水利工程专业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项目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必须持有水行政主管部门颁发或认可的上岗证; (*)企业主要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包括董事长、总经理、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及技术负责人,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须提供企业任职文件)须持有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A证,拟派项目负责人须持有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B证,拟任本项目的安全生产专职管理人员须持有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C证。 (*)根据浙江省水利厅浙水建[****]**号文的有关规定,企业在参加投标前须已在“浙江省水利建设市场信息平台”公示本企业的相关信息; (*)根据浙水建[****]**号文有关规定,投标人及项目负责人自****年**月*日以来至投标截止日止无水利建设市场不良行为档案记录(以浙江省水利厅查询记录为准);(*)根据浙招办[****]**号文有关规定,投标人及项目负责人自****年**月*日以来至投标截止日止须无行贿犯罪记录;(*)投标人的企业信用等级须为“AA”级及以上。企业信用报告须由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信用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的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出具,且企业信用等级信息已在“信用浙江”网上公示,并在有效期内; (**)本工程拒绝联合体投标。类似工程施工业绩:指****年**月*日以来已完工的单项合同额在****万元及以上的河道堤防工程(不包括围垦工程)(以完(竣)工验收鉴定书或质量监督机构出具完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监督报告日期为准)。业绩证明材料指:①合同②中标通知书③完(竣)工验收鉴定书或质量监督机构出具完的(竣)工验收工程质量监督报告,三者均需提供。*、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年*月**日上午**:**时。*、投标文件递交地点: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收标区(杭州市曙光路***号,详见服务总台公告牌)。招标人将派人于****年**月**日至****年*月*日工作日的上午*:**~**:**、下午*:**~*:**,在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集中出售招标文件,每本招标文件收取工本费***元,售后不退,逾期不再出售。凡符合资格条件并有投标意向的独立法人,请持《浙江省重大建设工程交易登记手册》,按本公告要求的时间、地点购买招标文件。未取得交易登记手册的投标申请人,应先办理承包单位交易档案登记手续,交易登记请直接点击“交易档案登记系统”, 并请在购买招标文件前交纳购买日当月的交易席位费。集中受理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曙光路***号***室拼位招 标 人:龙******联 系 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招标代理人:浙江水利水电工程审价中心联 系 人:申屠先生 联系电话:****-******** 传 真****-********龙******浙江水利水电工程审价中心二○一三年 十二月二十六日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