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商州:“三级统筹”激活力,“村村联建”促振兴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仲夏时节,骄阳似火,而商州区三岔河镇黄鱼沟村的绿色智慧渔业工厂养殖车间内却凉意沁人、科技感十足。恒温系统如忠诚卫士将水温锁定在**℃间,循环水管道似银色脉络输送活水,智能监控屏实时跳动着鱼苗生长数据。“鱼菜共生*.*智慧养殖系统,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排放零污染’。”项目负责人赵海蒙说:“这座全省首个、全国最大的冷水鱼智慧养殖工厂,从规划到建成,凝聚了多方心血。”作为“三级统筹、村村联建”模式的生动实践,黄鱼沟村的绿色智慧渔业工厂以科技赋能乡村产业振兴。该项目是商州区落实省委“渔业发展走高端”要求,落地运营区、镇、村三级协作,区级统筹**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万元资金,由商洛******(******)******深度合作,签订建设投资运营协议,村集体年分红***万元,带动周边*个村***余户群众务工,人均增收****元以上。商州区还持续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积极筹建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西北分中心、陕西省数字渔业研究院,布局建设冷水鱼繁育基地、冷水鱼加工、现代渔业产业园等项目,打造集水产饲料、鱼苗培育、渔业养殖、水产品深加工、渔业装备制造的渔业全产业链,让科技赋能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毗邻的七星村则以区镇村“三级统筹”联动,构建“樱桃产业+精品民宿+稻虾共生”三产融合体系。区级整合衔接、苏陕协作、集体经济发展三类资金***万元;镇级搭建“*企联*村”平台,撬动社会资本****余万元;村级将**.**亩智慧樱桃园、***亩坡塬樱桃、*.*万余株庭院樱桃、****亩樱桃采摘园与**套闲置农房转化为“樱桃产业+精品民宿+稻虾共生”综合体,实现村集体经济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打造出“社会资本+村集体+农户”利益共享的振兴样板。其中,推行的“企业运营+农户分红”民宿模式,可带动***户群众户均年增收****元、村集体年增收**万元。“正在实施的稻虾共生项目采用‘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的融合模式,水稻生长产生的微生物和杂草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小龙虾的排泄物又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七星村党支部书记闫科锋表示,目前已建成**.*亩稻虾共生基地,将陆续开发稻虾主题相关文旅IP,延伸绣球繁育加工等*类衍生产业,同步发展连翘、光伏等特色项目,村集体经济多元收益可超过**万元。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农业农村局的精心指导下,商州区聚焦“一都四区”和特色农业强区建设目标,创新实施“三级统筹、村村联建”模式,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区级统筹整合资源,出台《商州区农业产业振兴发展规划》,明确“*+*”农业特色产业体系,整合资金*.**亿元投入相关项目,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举办乡村CEO专题培训,推动全区***个村集体年收益达到****万元以上。镇级统筹联建成立********,打破村域限制,采用镇级牵头、企业实施、村集体参与的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及民宿、旅游、康养等新业态,培育国渔皓悠、天吉龙、花香蜂等龙头企业,激活镇域经济。村级统筹盘活资源,以“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村村联建模式发展特色产业,全区**家企业、*个现代农业园区等参与村企联建,联带***个村集体,涌现出三岔河镇闫坪村、板桥镇下湾村、腰市镇江山村等一批经济强村,实现村集体与群众双增收。如今,全区农村集体经济收益**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达**个,集体经济收益**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面清零,不仅促进了传统农业企业向科技化、规模化转型升级,更培育发展了现代产业园区,激活了上下游市场活力,延伸了产业链条,切实增强了企业和村集体发展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形成聚集效应。同时,还将农户深度嵌入产业链条,配套专业技能培训和政策支持,促进农民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变,实现稳定就业和持续增收。当智慧渔业的科技之光映亮秦岭山谷,当樱桃民宿的乡愁图景吸引八方游客,商州区以资源整合的“统筹力”、三产融合的“创新力”、利益共享的“凝聚力”,走出了一条“三级统筹、村村联建”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商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