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关于对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关于对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关于对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意见的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审批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年*月**日-****年*月*日(共*个工作日)。
联系电话:****-*******、*******(市营商环境服务管理局?生态环境窗口)
传 真:****-*******
地 址:乐山市市中区春华路西段***号****室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拟批准建设项目的情况:
(一)项目名称: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
(二)建设地点:井研县研城镇希望大道***号
(三)建设单位:四川兴元******
(四)环评文件编制单位:四川******
(五)项目概况:租******闲置厂房及办公用房进行改扩建,年综合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和镍钴锰酸锂电池*万吨。内设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梯次利用车间、原料库房和检测区。在梯次利用车间设置*条PACK梯次利用生产线;在检测区设置工业吸尘器、电池包扫码枪等设备,预处理收购的废电池包;在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设置*条锂电池再生利用破解生产线。新建放电区*个,设置*座放电水箱。新建废气治理设施、初期雨水收集池、初期雨水暂存池、危废暂存间、一般固废暂存间等环保工程。依托并配套建设储运工程及公辅工程等。
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占总投资的**.**%。
(六)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撕破、烘干工序废气经集气管道收集,破损电池暂存间废气、危废暂存间废气经集气罩收集,采取“二级碱液喷淋塔+除雾+沸石转轮吸附催化燃烧装置”处理达标后通过**米排气筒(DA***)排放。破碎、研磨工序废气经集气管道收集,采取“旋风除尘+布袋除尘”处理达标后通过**米排气筒(DA***)排放。电池包表面附着少量灰尘,经移动式工业除尘器收集处理后排放。焊接烟尘经移动式焊接烟尘净化设备收集处理后排放。食堂餐饮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达标后通过专用通道引至楼顶排放。项目备用柴油发电机自带烟气净化装置,烟气经处理后引至屋顶排放。强化项目无组织废气收集处理措施,采用封闭式厂房,锂电池再生利用破解自动化生产线为全封闭式生产设备。
*.水污染治理措施:设置*座初期雨水收集池(***立方米)、*座初期雨水暂存池(***立方米),雨水系统设截留阀、转换闸门等,初期雨水经收集暂存后分批次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设置*座喷淋水循环沉淀池(**立方米),喷淋废水和放电工艺废水定期更换,进入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间接冷却循环冷却水经*座冷却水池处理后回用。新建*套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立方米/天,工艺为“均质池+混凝池+絮凝池+沉淀池+清水池”,处理后的水作为喷淋塔补充用水,不外排。项******已建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中的三级标准后,经已建管网排入井研县城区第二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放。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事故池、破损电池存放区、初期雨水池及暂存池、喷淋塔配套沉淀池、放电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管道等为重点防渗区;检测区、原料库房、一般固废暂存间、辅料库房、梯次利用车间、制氮站、成品库房、化粪池等为一般防渗区;办公生活区、厂区道路为简单防渗区,采用一般水泥硬化处理。项目设*口地下水监测井。
*.噪声污染防治措施: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基础减振、建筑隔声、合理布局及加强管理等措施控制厂界噪声。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废箱体外壳、废连接线、废线束、废电池包塑胶件、废电池包五金件、废连接片、隔膜粉、磁性铁等属一般工业固废,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平方米),定期外售资源回收单位。电池包除尘器收集的粉尘属一般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一并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废电解液(HW**)、废电池管理系统(HW**)、放电水箱沉渣(HW**)、喷淋塔沉渣(HW**)、初期雨水收集池沉渣(HW**)、污水处理设施沉渣(HW**)、废沸石分子筛(HW**)、废润滑油(HW**)、废机油桶(HW**)、废含油抹布及手套(HW**)等属于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平方米),定期交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严格落实分区防渗及各项污染治理措施,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及有效防止渗漏发生。全厂设置*个土壤监测点位。
(七)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要求,通过网上公示、登报公示、张贴公告等形式对环评信息进行了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在信息公开期间,未收到反对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