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江上海航道处构建靖江边滩动态监测网赋能深水航道养护新范式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随着长江下游汛期全面来临,近日,长江上海航道处联合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在长江下游福姜沙中水道成功抛设一座福姜沙水道靖江边滩水文观测专用浮标,该浮标与此前布设在福姜沙北水道的三座水文监测浮标形成协同观测体系,共同构建起覆盖靖江边滩演变过程的动态智能监测网,为长江深水航道养护提供数字化支撑。这座水文观测浮标位于蟛蜞港与罗家港之间主航道外侧,下游紧邻螃蜞港锚地,既避开主航道通航区域,又能全面捕捉靖江边滩冲淤动态。浮标搭载水位、地形、垂向流速、悬移质含沙量等高精度监测设备,可观测研究洪枯季靖江边滩水流、底沙和地形动态变化响应特征,为解析福姜沙“两级分汊、三汊并存”特殊河势下的洲滩演变特性提供关键数据支撑。福姜沙北水道是长江下游**.*米深水航道养护疏浚的重点水道,主要受自身条件常态回淤问题突出、靖江边滩切割非常态影响等,航道维护压力较大,日常需通过常态化养护疏浚保障航道尺度。近年福姜沙北水道常态年维护疏浚量约占长江下游深水航道年疏浚量的**~**%,在靖江边滩活跃期,其尾部周期性切割形成活动心滩,活动心滩冲刷下移进入福姜沙北水道淤塞航槽,形成大面积碍航。上海处通过构建“洲滩变化跟踪-冲淤分析研判-航标动态调整”的全链条养护机制积极应对、主动干预,保障了这条支撑沿江经济发展的“黄金水道”安全畅通。本次作业该处创新协作模式,采用“科研单位技术主导+航道部门专业支撑”的协同机制,充分整合专业资源与技术优势,重点监测靖江边滩在洪枯季“水流-泥沙-地形”的动态响应关系和冲淤周期变化规律,为获取航道观测数据、开展航道演变研究、加强科技资源共享等做好保障,为长江智慧航道建设与水文监测工作开拓全新局面。下一步,长江上海航道处将依托靖江边滩动态监测网的采集数据开展应用探索,跟踪靖江边滩发展趋势、预测预警洲滩演变、动态优化福姜沙北水道航标配布方案,实现航道维护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型的根本性升级,为长江航道安全畅通筑牢技术防线,更为沿江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