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最近北京等地天气为何如此湿热?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近日,北方多地出现高温高湿天气,不少北方的小伙伴感受到有如南方般的潮湿后感叹:饼干软了,衣服也馊了,莫不是北方也有“回南天”?北京也是受此次高温高湿天气影响的典型地区之一。北方地区最近天气为什么会如此湿热?是否异常?还要持续多久?中央气象台专家进行了解析。▲上图:全国小时相对湿度实况(****年*月*日*时)近日,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南及华南东部等地持续高温。*月*日,陕西关中、山西南部、河南中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摄氏度,陕西渭南局地可达**.*摄氏度。与此同时,气象监测显示,*月*日夜间到*日白天,华北地区相对湿度均达到**%以上,北京*月*日相对湿度甚至短暂达到了***%。由于相对湿度较高,体感温度较高,人们普遍感到又闷又热。北方多地天气为何又湿又热?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介绍,近期北方的湿热天气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抬紧密相关。目前,副热带高压控制着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夏季风的北界已经到达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地区中南部、西北地区东部一带,季风携带的水汽和热量也随之而来,形成了高温高湿天气。?实际上,每年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北方地区总会出现一段潮湿闷热的时期。而今年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北抬时间明显偏早,因此北方地区闷热天气比往年有所提前。孙军提示,未来一段时间,副热带高压将进一步北抬,并将控制华北、东北地区中南部,黄淮、华北、东北地区南部等地的高温闷热的天气还会持续。?北京市气象局*月*日发布的信息显示,今年*月下旬,副热带高压较常年提前北抬,副热带高压外围的偏南暖湿气流向北源源不断地输送水汽,北京地区湿度增大、体感闷热,北京市提前进入“桑拿天”。从目前的天气形势看,未来一周仍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高湿闷热天气持续。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副首席李怡提示,高温高湿环境会使得人体散热能力减弱,导致体温调节失效,增加中暑和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风险。大量出汗也会导致脱水或者电解质失衡,影响循环系统功能。因此老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及户外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需要及时补水,避暑降温,适当使用空调降湿功能,多待在通风处和阴凉处,安全地度过这段湿热天气。不仅有湿热天气,北方多地还经常出现降雨、雷阵雨天气。专家解析,受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影响,其北界位于东北南部和华北中部,西界位于重庆、贵州等地。在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明显,加之中高纬度有冷空气东移影响,冷暖空气在副热带高压外围交汇,给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东部和西南东部地区带来持续降水天气。此外,受冷暖空气影响,东北、华北地区还容易出现分散性雷阵雨和阵雨,短时雨强较强,同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西北地区东部、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云南及华北、东北地区等地多降水,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专家提示,近期四川盆地等地降水频繁、累计雨量大,公众需警惕局地强降水或持续性降水可能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远离地质灾害易发区。东北、华北地区等地需加强防范局地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危害。(原标题:最近北京等地天气为何如此湿热?)(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责任编辑:苏杰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