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北京工业大学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依托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建筑************建设,主要围绕材料全生命周期工程理论和高质化循环低碳再生新原理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鼓励材料循环领域前沿、共性及交叉学科基础的研究发展,营造实验室创新、求实、开放、交流的学术氛围,设立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以下简称“开放基金”)。现发布实验室****年度开放基金申请指南,诚邀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积极申请。
一、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和额度
开放基金聚焦实验室建设目标,围绕重点任务,主要资助材料生命周期综合表征理论与方法、材料构效关系演变、制造流程多维生态设计、资源循环材料及流程低碳、城市保障型产业零碳关键材料技术等。****年度原则上拟资助开放基金**项,每项资助金额**万元人民币左右。
申请者可以根据本指南自主拟定申请课题题目,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实验室拟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都市圈材料流多维评价与生命周期工程
(*)材料生命周期性能-资源-环境综合表征方法
(*)制造流程跨尺度多维度生态设计技术及理论
(*)材料循环条件下材料构效关系演变规律基础研究
*.城市资源循环材料及流程低碳
(*)稀缺稀贵金属短流程高性能材料循环基础
(*)危废品环境特征转化迁移规律及材料流程协同机理
(*)基于废料资源化的大宗基础材料流程节能减污降碳多维协同技术原理
*.城市保障型产业零碳关键材料技术
(*)城市保障型产业流程可再生能源利用基础
(*)城市保障型产业碳捕集与转化关键材料
(*)超大城市运维能源重构关键材料与技术基础
*.材料循环低碳再生相关标准体系建设
二、申请条件与审批流程
*.申请人应当充分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发展现状与动态;申请的课题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研究价值,理论依据充分,学术思想新颖,研究目标明确,研究内容具体,研究方案可行。申请人必须是开放基金的实际负责人,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已获得博士学位,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所申请课题的研究。
*.一个申请人同一年度申报的课题数限制*项(包括主持和参加),正在承担本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且尚未结题验收的申请人,不得作为主持人申请****年度开放基金。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高校、科研机构、产业部门或其它单位的研究人员均可申请,须与本实验室学术团队有实质性合作,参与人须有本重点实验室科研骨干。
*.申请人须认真填写《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一式四份邮寄至本实验室(邮寄地址详见下文联系方式),同时将与纸质申报书完全一致的电子版材料打包后以“XX单位+姓名+研究方向序号+开放基金申请”命名发送到clxhqz@***.******.***,难以电子化的附件材料随纸质申请书一并报送。
*.《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经申请人所在单位审核、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方可报送。
*.开放基金的执行期一般为*-*年,开始时间从签署任务书之日算起。开放基金申请截止日为****年*月*日(邮寄申请书以寄出日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申请书形式审查合格后,由实验室学术委员会或相关学科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以会议或书面通讯评议方式对开放基金进行评审,择优批准立项。
*.无论申请评审通过与否,所有材料均不予以退还,请申请者自己留存好申请原件。
三、课题管理与经费拨付
开放基金的管理按照《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经费拨款方式:签署任务书后拨付经费总额的**%,根据中期进展报告及其提交标注我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的正式发表的论文电子版或有接收论文的证明,再酌情拨付剩余的经费。
四、课题结题与验收
*.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资助的开放基金结题时需提供任务书中考核指标所承诺的成果,包括但不限于:(*)SCI检索论文;(*)申请或授权的发明专利、或联合鉴定项目、或联合申报成功国家级项目等。
*.开放基金结束,负责人须向实验室提交:(*)工作总结及研究报告;(*)发表学术论文复印件,著作;(*)专利与获奖成果证书复印件;(*)研究工作中的原始技术档案、数据记录、图纸、底片和其它资料,以及目录清单;(*)用开放基金购置、加工和研制的仪器和装置说明书复印件等。由实验室统一归档或管理。
五、知识产权
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课题所取得的成果,归实验室和研究者所在单位共有,按贡献大小决定排名次序。外籍客座人员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成果鉴定和报奖由双方共同办理。成果转让的获利,由双方共享,比例另行协商,未经双方同意,不得向第三方转让。申请专利按专利法及有关规定办理。
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课题所发表的论文、论著、研究报告、资料、鉴定证书以及申报成果时,应署名“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terials Low-Carbon Recycling),并标注“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编号XXXX)”。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号北京工业大学
邮政编码:******
联系人:翟跃、王亚丽
联系电话:***-********、***-********
E-mail:******
七、附件
*.****年度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申请书模板.docx
*.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管理办法.pdf
材料循环低碳再生全国重点实验室
****年*月如有附件或图片请到网址中下载或查看https://***.******.***.cn/info/****/****.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