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105团残联开展残疾人辅具使用情况随访活动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为进一步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了解残疾人辅助器具使用效果,近日,***团残联组织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和连队开展辅具使用情况随访活动,对领取轮椅、双拐、腋拐、义肢(假肢)等辅具的残疾人展开全面随访工作。此次随访旨在确保辅具适配精准有效,切实满足残疾人日常需求,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在随访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来到头道湾社区的张锡晨家中。张锡晨因脑部疾病引起腿部残疾,日常出行依赖轮椅。工作人员仔细检查轮椅的刹车、轮胎、座椅等部件,询问张锡晨家人使用过程中是否舒适,有无遇到故障问题。张锡晨家人满意地说:“这轮椅可帮了大忙,以前出门都难,现在自己能坐着轮椅在院子里转转,心情都好多了。就是有时候过个小坎,感觉有点费劲。”工作人员认真记录下李大爷的反馈,表示会研究如何更好地解决这类出行路面不平整的应对问题。 随后,工作人员又走访因伤病去右臂,装配假肢的赵刘生。赵刘生展示了自己使用假肢进行简单日常活动的场景,如屈肘、伸肘等动作。同时也提到,假肢在一些精细动作,比如刷牙时还是做不到,希望能有更先进的技术改进。工作人员鼓励王先生坚持进行康复训练,同时表示会将他的需求反馈给相关部门,争取为他提供更适配的解决方案。 针对使用双拐和腋拐的残疾人,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着重了解他们在行走稳定性、拐的高度舒适度等方面的情况。例如,在指导朱军使用腋拐时,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强调腋拐顶部应距离腋窝两横指,避免压迫腋窝神经,手柄高度要调整到股骨大转子到地面的距离,这样能让行走更省力、更安全。通过与残疾人及其家属面对面交流,残联工作人员收集到大量一手信息,总结出当前辅具使用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部分辅具适配精准度有待提高、使用培训不够深入、后续维修服务不够及时等。 ***团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根据随访结果,进一步优化辅具适配工作。一方面,加强与上级部门及辅具供应商沟通,提高产品质量和适配精准度;另一方面,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更系统的辅具使用培训课程,确保残疾人的辅具使用问题能及时解决,真正做到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让他们的生活更便利、更有尊严,同时也提高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