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三农“丰”景正好丨智能大棚“锁鲜” 沪上订单托底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今年,高台县宣化镇贞号村通过“党支部+公司+基地”模式,与农业企业深度合作打造智慧大棚项目,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和蔬菜产业全周期复合式发展。记者来到宣化镇贞号村智能化精品果蔬种植示范基地温室大棚,株株嫩绿舒展的西红柿苗映入眼帘,一旁的智慧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着当前温度、湿度,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预计八月初上市,全部是订单,销往上海市场。”宣化镇副镇长寇继峰说道。今年,宣化镇贞号村以拓展农业发展物理空间和技术空间为主攻方向,成立高台县臻品******,按照“党支部+公司+基地”发展模式,与河******合作,投资***万元建设智能大棚**座,配套建设智能温控、“四情”监测、水肥一体等智能化设施。“村集体公司负责组织种植市场需求度较高的精品果蔬,合作企业负责提供籽种、前期育苗和种植技术指导,并以保底价格订单收购和负责对外销售,着力构建‘村企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联合体。”宣化镇副镇长寇继峰说。该村企共建项目,有效弥补了露地蔬菜的季节性短板,与供沪蔬菜基地形成优势互补,满足了错季供应需求,显著提升了全县蔬菜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基地年可销售精品果蔬***吨以上,带动村集体经济突破***万元以上,有效解决本村及周边近***名群众就近就业。” 宣化镇副镇长寇继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