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虹口虹口区嘉兴路街道汇聚“商居共融”动能,探索多元治理新模式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中,如何让一些传统街区既保留独特的烟火气,又实现精细化治理,是许多老城区面临的共同课题。商铺经营扰民、装修安全隐患、街面秩序混乱等问题影响着周边居民的生活,传统治理模式因条块分割、力量分散而难以根治。自“多格合一”工作推进以来,嘉兴路街道第三综合网格以党建引领探索“商居共治”新模式,让商户、居民等多元主体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探索出一条破解商居矛盾的有效路径,形成了超大城市基层治理的“嘉兴经验”。商居共促,常态管理守护街面秩序作为集商业、餐饮、休憩、服务于一体的街区,人流、车流密集,由此导致非机动车乱停放、垃圾随意丢弃等一些不文明现象,街面秩序维护一度成为了网格治理的难点之一。为此,第三综合网格建立了“商居监督,网格调度”机制,街区党支部通过街区走访、阵地驻守,实时接收来自居委、商户、社区志愿者等多方反映的问题与诉求,统筹调度街面各类力量予以回应、处置,及时反馈问题处置情况和诉求响应情况;社区居民志愿者化身“街巷管家”,通过居民微信群即时拍照上传乱停乱放等市容乱象线索,形成“居民随手拍、网格即时清、城运全程督”的响应链条,让治理触角延伸至街角巷末,奏响多元共治的城市治理交响曲。综合施策,控油烟净化城市烟火气同样,烟火气十足的代价便是油烟扰民的投诉也曾一度居高不下。为解决长期困扰居民的油烟问题,第三综合网格聚焦油烟矛盾焦点区域,依托街区“多格合一”协商议事平台,牵头居委、居民和商户代表共同召开协调会,最终形成了多措并举的治理方案,由综合网格牵头,商户定期请专业的清洗单位对烟道和隔油池进行定期清洗,街区党支部、城运中心网格员和居委组织的志愿者加强日常巡访,督促商户在后厨操作时务必关闭窗门并增设密封条,同时邀请区生态环境局定期开展监测与专业指导,街道社管办及市场监管所对新开餐饮店进行前置引导。经过这套“组合拳”,今年街道餐饮油烟扰民投诉大幅下降,网格治理让管理与服务有机结合,实现了“三跨”问题的协同治理,既扑灭了居民的“火气”,也守住了街区的“烟火气”。党建领航,赋能街区发展“新”活力“商居共融”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既体现“相互融合”,也体现“共同繁荣”。和平公园低碳街区党支部坚持树立“商居共融”服务宗旨,用坚实的“铁脚板”丈量辖区每一寸土地,串连起各类主体,编织出围墙内外一网覆盖的精细服务网络,推动商圈和社区共融共促、和谐共处,形成“商居”治理一体化局面。为持续推进商居共建与融合,在街区党支部引领下,成立街事会,通过搭建共建议事平台,为商户营造温馨的街区环境。积极挖掘街区共创达人和优质商户,共同参与街区治理,为街区发展注入持续动力。同时,这一举措也帮助商户进一步提升了知晓度和美誉度,实现了新兴领域与社区发展的双向共赢。下一步,嘉兴路街道第三综合网格将继续统筹网格内各类资源,持续发挥多元主体力量,不断激发多元主体参与黏性,横纵打通街区、居民区、商圈、楼宇之间壁垒,通过网格运行实体化一体推动条块力量集合、管理服务集成、多元治理集效,靶向发力破解“三跨”治理难题,令党建引领更有“张力”,令基层治理更显“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