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乐山种群达80只 沐川朱鹮新一轮野化放飞稳步推进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随着今年繁育期结束,沐川县朱鹮繁育中心朱鹮种群数量已达**只,标志着沐川在拯救朱鹮这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世界濒危物种上取得新成效。
近日,朱鹮繁育中心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饲养人员正精心照料幼鸟,不少朱鹮已与饲养员建立信任,主动靠近索食。“我们从今年*月开始繁育,截至目前繁育了**只朱鹮幼鸟,现在共有**只朱鹮。”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任介绍。
水池中,成年朱鹮灵活地自主捕食泥鳅,工作人员在投喂后及时清理环境并补充饵料,为朱鹮打造洁净舒适的栖息环境。“每天投喂幼鸟的泥鳅,我们都会把特别大的,包括有外伤的、死亡的全部筛选出来后,剩余的经过盐水泡,冲洗两遍,最后投放到笼舍,让它们来觅食。”县朱鹮繁育中心工作人员说。
为提升幼鸟生存能力、迎接未来野化挑战,中心今年创新采用了分阶段训练模式。将新出生的**日龄幼鸟从传统笼舍转移至空间更大的训练基地隔离笼舍。此举不仅有效扩大了幼鸟活动范围,强化其飞行能力训练,也显著降低了夏季蛇类侵扰风险,为后续野化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夏天来了,蛇患有点严重,为了保证安全,晚上会把它们收到笼子里,第二天早上放出来,训练它们的采食和飞行能力。”工作人员介绍到。繁育中心内的朱鹮普遍呈现出健康活跃的状态。在监控室内,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实时监控画面,密切观察待放飞个体及幼鸟的活动习性。工作人员同步详细记录每只朱鹮的生长数据,为科学开展野化训练提供精准依据。
为优化野化训练环境,中心精心改造了训练场地。模拟野外自然生境,设置了仿水田、沙石田、深水池三类功能水域,并栽种菖蒲等净水植物;同时保留利于朱鹮筑巢的原生多枝树木,力求为朱鹮提供更接近野外的生存和训练条件。
目前,朱鹮繁育中心的**只待放飞的朱鹮状态良好,经过近一年的野化训练,已达到放飞的要求,初步预计今年*月放飞,放飞地点还是选择在湿地公园周围,针对第一批朱鹮放飞的情况,第二批朱鹮放飞工作主要集中在野外监测上,包括北斗追踪器的捆绑等方面。
沐川县朱鹮繁育中心作为四川省重要的朱鹮迁地保护基地,近年来繁育保护成果斐然,于今年*月成功实施野化放飞**只朱鹮,目前中心朱鹮种群总数稳定在**只,向重建四川野生朱鹮种群迈出了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