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区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在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部门的积极配合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由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区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已基本完成。为充分了解社会各界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同时更好地做好报告书的编制工作,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号)的有关要求,向公众公开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信息,望广大公众就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方面提出宝贵意见。一、建设项目概况中国医学科学院北区建设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北路***号药植所院内,项目总用地面积*.**公顷,总建筑面积******m*,其中新建建筑面积******m*,保留建筑面积****m*。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科研机构用房、办公用房、国家医学图书馆,以及办公配套设施等。本项目工程总投资约**.*亿元人民币。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施工场地噪声、施工扬尘、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以及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将会对项目周边环境及距离较近敏感点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项目营运期可能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少量废气、地下车库汽车排放的汽车尾气、锅炉房燃烧废气、食堂炊事废气,以及污水处理站散发的少量恶臭。项目营运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废水和污水,主要包括办公生活污水、食堂盥洗废水、实验室废水以及配套设施排水。拟建项目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是配套公用设备运行噪声、实验室风机系统产生的噪声,以及地下车库通风机噪声,在采取必要的消声降噪措施后,对所在地区的声环境影响很小。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办公生活垃圾,实验过程产生的固体废物和物业清扫垃圾等。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废气防治措施:实验室采用排风罩收集,经活性炭吸附处理后由抽风排气管道引至楼顶集中排放;锅炉房采用天然气为燃料,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的排放浓度都可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所有锅炉设置低氮燃烧器,以减少燃耗过程中NOX的产生,降低烟气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油烟通过净化设备处理后排放,可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废水防治措施:拟建项目的使用功能决定其排水性质为办公生活污水和实验废水,主要包括冲厕污水、盥洗污水、餐饮废水和实验废水。实验室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和生活污水一起全部排入市政管网。无论从水质和水量上,均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中“排入公共污水处理系统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要求,不会对周边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噪声防治措施:通过选用低噪设备,采取对设备进行基础减振、对风机安装消声器、风管进出口柔性连接、运行噪声较大的泵类及风机置于地下等噪声治理措施,再经建筑隔声、距离衰减后,设备运行时噪声对各厂界的贡献值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中的要求,其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固体废物防治措施:生活垃圾由市政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实验产生的危险废物分类别送北京金隅红******和北京******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严格落实本次环境影响评价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本次公众参与的范围主要考虑项目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主要调查事项如下:(*)公众对现状环境质量是否满意(*)公众认为项目用地施工期、运行期的主要环境影响(*)公众对该项目建设所持的态度。六、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公众可以在有关信息公开后,以信函、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评单位,提出宝贵意见。环评单位: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北营房中街**号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联系人:王工电子邮件: **********@qq.com建设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号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联系人:米工电子邮件:******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