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合肥皖港港口仓储有限公司综合码头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项目简述项目名称:综合码头建设工程项目概况:******综合码头建设工程项目于****年*月**日经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核[****]***号文备案,项目位于肥东撮镇镇瑶岗社居委,项目占地面积***亩,总投资****万元。项目规划建设年吞吐量***万吨综合码头,一次规划,分期实施,主要建设重力式挡土墙码头,共*个***t级散杂泊位(兼顾***t级),配套建设堤防工程、港口道路等。二、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建设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港区职工生活污水、港区设备冲废水以及砂石料清洗废水等;废气主要为砂石料、铁矿石装卸过程及砂石料、铁矿石堆场的无组织粉尘、港区道路扬尘、汽车尾气、装卸机械废气和船舶废气;各种装卸机械产生的噪声以及项目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等。三、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一)大气污染控制定时向堆场物料表面喷水,保持物料表面含水率*%以上;小型垃圾清扫车对路面进行清扫,清理路面上的积尘和散落物料;洒水车按时喷洒道路、停车场等,保持路面清洁;对运输车辆、设备定期清洗;降低落料高度;码头四周设置不低于*.*米的围墙;散料堆放高度低于围墙**cm以上;车辆运输中加盖或以篷布覆盖物料,减少散落;砂石料堆存期间以防风抑尘网对物料进行全部覆盖,减少起尘量;加强码头路面和车辆的维护;采用绿化措施抑制扬尘。(二)水污染控制实行“雨污分流”,建设化粪池、油水分离器、泥浆沉淀池、隔油沉淀池、水泵房等。定时给散货堆场喷水抑尘,喷淋水一部分被堆场吸收,另一部分则与雨水径流一起流入泥浆沉淀池,经沉淀后回用于砂石清洗;港区地面冲洗、维修含油废水采用明沟收集,经隔油池油水分离器处理后,与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一起排入撮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店埠河;码头面洒落物及时清扫,防止物料进入水体;码头不接收船舶废水。(三)噪声污染控制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于各类装卸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声级值为**dB(A)。采用先进的低噪声机械、设备以及车辆,采取相应的减振措施;皮带机加密封罩,加强皮带机维修、润滑;隔声屏障、绿化屏障;合理安排作业时间,运营期东厂界、北厂界噪声贡献值昼间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类标准要求,西厂界和南厂界达不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类标准要求;敏感点声环境贡献值昼间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类标准要求。(四)固体废物处理措施港区在办公楼、生产辅助区、堆场、码头和主要道路两侧设置垃圾桶和垃圾箱收集各类固体废弃物,生产辅助区设置间距**米左右,堆场区设置间距***米左右。生活垃圾由集中收集送至码头区的临时堆放的垃圾房,由市容部门用专用车辆外运至城市垃圾处置场处置。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和进港船舶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须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含油污水处理后剩下的废污油属于危险废物,须送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清洁机械用的含油污废织物具有易燃性,因此,需设立防止雨淋和可隔绝火源的相对密闭专用容器收集,定期送至危废处置中心处置。垃圾运输车辆应当采取密闭措施,不得超载运输,不得车轮带泥,不得遗撒、泄漏。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拟建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属于店埠河撮镇作业区范围内,所占岸线在《合肥市港口总体规划》中属于店埠河货运岸线的一段,码头所在航段航道规划等级为III级,符合《合肥市港口总体规划》;项目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在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稳定达标排放;经调查,公众对本项目十分支持。因此,从环保角度考虑,项目可行。五、公众查阅本项目环境相关资料的联系方式和期限公众认为可在本公示发布日起**个工作日内与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查询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及其他相关信息。(*)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刘总(*)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和联系方式评价机构名称: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资质等级:国家乙级(交通运输类)联系人:方红卫联系电话:****-******** 传真:****-********通讯地址:合肥市蒙城北路合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建设项目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此进行公示。征求公众意见主要事项如下:*、对于项目的了解程度;*、对于项目建设的态度,如果反对,请说明反对理由;*、对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的认识;*、对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意见、建议和具体要求;*、其他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建议和要求。七、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公众可通过发送信函、传真、电话联系等方式,发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请公众在参与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提供准确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或单位住址及联系电话,以便根据需要反馈信息。八、公示时间本次公示时间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