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盐城广播电视台盐城中波发射台迁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盐城中波发射台迁建项目为新建项目。拟迁建至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前营村境内,***国道东侧,距离盐城市行政中心(市政府大楼)**.*km。项目用地***亩。本工程新架设四座自立式中波发射天线,配套建设相应的技术用房、附属用房、综合业务楼及其他设施,工程总投资****万元,建设期为**个月,项目建成后将取代现有盐城市盐都区张庄街道办事处东徐村的盐城中波台发射天线。拟建盐城中波发射台共有*个频道,发射天线高度在**m~***m之间,工作频率为***KHz、***KHz、***KHz、****KHz、****KHz、****KHz、****KHz,发射功率分别为*~**kW,总功率为**kW。(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概述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该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废水、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非辐射因子对环境的影响,只要施工单位严格管理,认真执行相关条例的规定和本报告制定的措施,则施工期的污染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本项目在施工及设备的运输、安装等过程中,天线发射设备未开启,因此对环境不产生电磁辐射影响。在发射设备调试阶段,产生的电磁辐射污染影响与设备正常运行时相当。二、运行期环境影响评价*、电磁辐射通过对现运行的盐城中波发射台周围电磁辐射进行类比监测,周边敏感点测点综合场强小于《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对公众的导出限值**V/m的要求。根据理论预测结果,本项目建成后,A*塔天线周围***m、A*塔天线周围***m、A*塔天线周围***m和A*塔周围**m区域外能满足单个项目公众照射的贡献管理限值要求;距A*和A*塔天线**m外、距A*塔天线**m外的区域可以满足职业照射导出限值的要求。综合各塔叠加影响后,将天线发射场地北侧征地红线外***m、东侧红线外**m、南侧红线外**m、西侧红线外***m相连接围成区域设为电磁辐射公众防护区,区域内不宜规划建设有人居住或工作的建筑物;将距A*、A*塔天线**m、距A*塔天线**m内的区域划定为职业人员电磁辐射防护区。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周边环境保护目标都位于划定的电磁辐射公众防护区外,根据理论预测,环境保护目标处电磁辐射贡献值叠加本底值后,能够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的要求。在盐城中波发射台拟建址地网范围内禁止建设任何建筑,对征地红线外区域进行相关作业应符合《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中相关要求,禁止在中波天线周围***m范围内建筑施工,或者以天线外***m为计算起点兴建高度超过仰角*度的高大建筑。*、废水本项目的废水主要来自职工的生活污水、厨房废水等,本项目厨房废水先经隔油池预处理,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处理,处理后接入附近的城市污水管网,对水环境影响较小。*、废气本项目废气主要来自于厨房燃料的燃烧以及厨房炒菜散发的油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外排至大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固废本项目的主要固体废弃物是办公、生活以及餐厅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将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噪声机房及变配电室设备、空调等运行期间会产生一定的噪声,经采取室内布置、距离衰减等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三)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本项目厨房废水先经隔油池预处理,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排入化粪池处理,处理后接入附近的城市污水管网;厨房废气及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外排至大气;对于机房及变配电室机械设备噪声及空调运行噪声,采取室内布置、距离衰减等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达标排放;生活垃圾委托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在公众防护区外设置警示标志牌,提示公众避免进入区域内。(四)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盐城中波发射台迁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在建设中应认真落实“三同时”,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切实加强环境保护管理,从环保角度看,本项目建设可行。(五)查阅环境影响报告简本和相关信息的方式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请见江苏环保公众网(***.******.***)公示中附件。 其他获取相关信息的方式: 建设单位:盐城广播电视台联系人:肖主任联系电话:****—********地址:盐城市解放南路***号邮编:******邮箱:***yctvx@***.com环评单位:江苏省辐射环境保护咨询中心资质证书编号:国环评证乙字第****号联系人:杨振涛联系电话:***-********传真:***-********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云龙山路**号A-**楼邮编:******邮箱:******(六)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包括您对该项目建设与否所持的态度和原因、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种建议和要求以及对环保部门审批该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等。(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根据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采用公众参与问卷调查、邮件回复和电话回访等方式征求公众意见。以电子邮件形式将您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及建议发送至以下邮箱:******;或来电至:***-********(星期一至星期五:*:**-**:**)(八)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