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隰县迎宾北路(太和路)拓宽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建设项目简述隰县迎宾北路(太和路)拓宽工程建设项目位于隰县五里后,工程北起隰县一中水泥路,南至天天街,道路全长****m,是在现有的城市道路的基础上进行拓宽改造,为城市主干道,设计时速**km/h,道路红线宽**m,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照明工程、电力管线工程及绿化工程等。项目总投资****万元。二、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因素⑴施工期①大气环境:施工过程中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产生源有:施工开挖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走行车道所带来的扬尘;施工建筑材料(水泥、石灰、砂石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以及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扬尘和洒落,各类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排放的废气。②水环境: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来自暴雨的地表径流夹带大量泥砂、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废水包括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和洗涤水以及施工机械运转中产生的油污水、水稳拌和站产生的废水等,若这些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当地水环境产生影响;暴雨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垃圾、土方等,不但会夹带大量泥砂,而且会携带水泥、油类等各种污染物,随雨水冲刷排入排污沟,从而对当地水环境产生影响。③噪声:施工期噪声污染源主要是各类施工机械。施工机械噪声不同于一般的车辆噪声,因为其功率、声频、源强均较大,常使人感到刺耳。施工过程若不加以重视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则会产生严重的扰民现象,影响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④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固体污染来源于工程开挖带来的土石方和道路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垃圾。⑤生态环境本工程施工对生态系统最直接的影响始于场地清理,用地范围内的植被在施工前被清理,而在道路永久性占地范围内植被将永久不能恢复,导致道路沿线植被覆盖率和绿色生物量水平产生降低或变化。同时,本次建设项目土石方若得不到合理处理,会引起小范围的水土流失。施工阶段开拓的道路、破碎的地形得到重新整理,现有区域雨水排水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由于减少了原有建筑和沟壑的阻挡效应,在雨季存在发生洪水和泥沙流的风险。⑥社会环境施工中,大量建筑材料的调运、堆放及人员流动,会增加施工区的交通量及拥挤度,对现有交通造成干扰,影响沿线居民的出行和安全。拟建道路对沿线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人口素质的提高将起积极作用,同时将促进沿线物质文化交流。工程建设征用耕地和拆迁房屋,对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应注重听取和采纳公众合理意见,力求将影响降到最低,以求长远协调发展。⑵运营期①废气污染:营运期主要是汽车尾气带来的环境污染,机动车尾气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NOX,此外车辆行驶产生的道路扬尘也会影响环境空气。②废水污染:本次建设项目不设服务区,排放的废水主要是大气降水而产生的地表径流。③噪声: 营运期噪声污染主要为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④固体废物:该项目为城区道路,不设服务区,不涉及服务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三、工程拟采取的治理措施*.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⑴施工扬尘①施工时,项目施工沿线敏感点两侧应当设置围挡设施,并定期检查围挡设施,发现破损及时补修。②工程开挖防尘:工程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缩小粉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减少粉尘影响时间。开挖弃土堆存时遇干燥、大风季节要及时洒水,避免产生扬尘。③交通扬尘削减与控制:施工道路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清扫专职人员,保持道路清洁、运行状态良好。在无雨干燥天气、运输高峰时段,应对施工道路适时洒水降尘。④物料管理本次建设项目砂、石子等物料主要从当地有合法手续的生产销售厂家购买。对于项目物料临时堆放,评价要求:Ⅰ.除小批量且在八小时之内投入使用的物料之外,所有砂石、灰土、灰浆等易扬尘物料都必须以不透水的衬布完全覆盖或放置在顶部或四周均由遮蔽的范围内;防尘布或遮蔽设施的完好率应在**%以上。Ⅱ.物料堆场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和水流引起物料流失。Ⅲ.运输车辆应入库装卸,临时堆放场应有遮盖篷遮蔽,防止物料飘失,污染环境空气。Ⅳ.建筑材料定点堆存,施工现场地面、道路及各扬尘点每天定时洒水抑尘,洒水对抑制扬尘具有显著作用。⑤洒水喷洒措施:洒水是最常用的控制方法,洒水作用的效果,由使用频率而定,一般有效的洒水计划可减低**%以上的逸散性粉尘。但为了防治洒水过多导致场地水土流失,评价要求施工洒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施工现场每天洒水*~*次,每次洒水时控制洒水水量,以每次施工场地表面不起尘为准,派专人负责,严禁出现因洒水导致水土流水到施工场地外的情况。⑥建筑垃圾防尘措施: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若在工地内堆置超过一周的,采取以下措施:覆盖防尘布、防尘网;定期喷洒抑尘剂;定期喷水抑尘。⑧沥青废气削减与控制:施工中使用商品沥青砼,禁止现场熬炼,可避免产生沥青废气。⑵物料及土方运输①施工单位或土石运输单位必须按照交通部门核准的运输路线运行,本项目建设单位有责任对运输车辆的线路进行监督,不得因便利自行选择其他线路。施工时运输车辆采用带盖专用车辆、使用敞蓬必须加盖蓬布,避免运输过程土方和散装物料洒落,产生二次扬尘。②施工工地道路要铺设石渣路面,工地出口处要设置清除车轮泥土的设备,确保车辆不带泥土驶出工地;装卸渣土严禁凌空抛散;要指定专人清扫工地路面。③运输车辆不得超载,物料运输采用箱式运输车进行散装物料的运输;合理控制车速,并尽可能避免交通高峰期运输,避免因大风天气和路面颠簸的撒漏。④对于运输过程产生的撒漏,本项目建设单位、运输单位均有责任对其进行清理,建设单位也可委托环卫部门,对运输整个线路分段并派专人负责,保证撒漏得到及时有效的清理。⑶施工营地建设单位的施工营地租用附近村庄居民闲置的院落,环评要求施工营地食堂燃料应使用液化气,并且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对大限度减少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水污染防治措施针对施工期废水的来源,评价要求施工单位应对地面水的排放进行组织设计,严禁乱排、乱流污染环境。具体措施如下:严格管理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严禁油料泄漏和随意倾倒废油料。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防止漏油对地面和水体的污染。对于施工人员生活废水,施工营地采用旱厕,粪尿等收集后可作为农肥使用;其它洗漱废水经收集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不外排。*.*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车辆和施工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况;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对高噪声施工机械采取临时性的噪声隔挡措施。施工路段距居民住宅小于***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夜间(**:**~*:**)禁止施工。在现有道路上运输建筑材料的车辆,建设单位要做好车辆的维修保养工作,使车辆的噪声级维持在最低水平。筑路施工的噪声具有突发性、无规则性、不连续性、高强度等特点。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的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固体废物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评价提出以下措施:施工车辆的物料运输应避开敏感点的交通高峰期。运输必须限制在规定时段内进行,按指定路段行驶。车辆运输散体物和废弃物时,运输车辆必须做到装载适量,加盖篷布,出工地前做好外部清洗,沿途不漏泥土、不飞扬。对有扬尘的物料,采用围隔的堆放方法处置;对砖瓦等块状和颗粒废物,可采用一般堆存的方法处理,但一定要将其最终运送到指定的固废堆放场。*.*生态环境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城市规划批准的方案实施建设,施工时要严格划定施工区域和施工作业带。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要合理堆放和处置,不得堆放于农田占地范围内,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作用;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工程应统筹安排施工顺序,避开雨季施工,并尽量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水土流失;粉状施工材料应进行围挡防护,并且遇雨天及大风天气应对各种对聊进行覆盖,减少雨蚀;施工结束后对占地区进行及时清理。*.*社会环境施工建设单位应于当地交通、公安部门充分协调,合理堆放建筑材料,加强交通运输管理,进行专门的施工期交通指挥疏导,尽量减少项目施工对现有交通体系的干扰。同时,建设单位应做好运输计划,筑路材料的运输避开地方道路交通高峰时间,以免造成交通阻塞,并减少对沿线地区声环境和大气环境的影响,减少交通事故。对施工运输车辆加强管理,运土方车辆加盖苫布以减少遗撒和扬尘;合理堆放建筑材料。合理选择运料路线和运输道路,尽量避免从居民密集的区域中穿越。施工期间应预留出道路,以方便居民出行。施工物料等的运输过程中如对地方道路造成损坏,在施工过程中及施工结束后应及时修复,或交赔偿款交给当地公路管理部门修复。施工期加强施工管理,避免采用长时间强振动的施工工艺,对施工人员开展文物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避免因工程施工给文物带来不利影响。*.运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次项目运营期的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汽车尾气和运输扬尘,评价要求:严格执行汽车排放车检制度,限制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车辆上路;加强道路管理养护,保持交通运输的良好状态,减少堵车现象;应保持桥面清洁,以减少车交通运输扬尘产生量。*.*废水治理措施本次项目运营期的废水主要为雨季路面雨污水,针对运营期废水的来源,评价要求:严禁各种泄漏、散装超载的车辆上路,防止散失货物造成水体污染;应保持路面清洁,以避免路面上的砂石、纸张、塑料袋等垃圾沉淀、堵塞城市雨污水排水系统。为了防治事故状态下产生的的油污水,及时调用罐车,利用水泵尽量把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水抽走,可减少对河流影响。*.*噪声治理措施:项目运营期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交通运输噪声,针对声源特征,评价提出以下措施:加强道路养护,使路面维持在最佳状态,减少轮胎噪声,对敏感点道路两侧居民进行限速并进行 “禁鸣管理”,对于离路近的居民为其更换双层玻璃,对汽车噪声源进行噪声控制,对车辆的种类、流量进行限制,达到降低交通噪声的目的。这样可以降低噪声**-** dB(A),可以使各关心点噪声达标。道路两侧***m范围内的开发建设,应尽量避免在距离道路较近范围内安排教学楼、医院等对环境较敏感的项目。应当依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和民用建设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间隔一定距离,并采取减轻、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进行定期监测,鉴于噪声预测模式计算得到的结果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建议对于距离拟建道路距离较近的敏感点,营运期选取代表性点、段进行环境噪声的监测,对于噪声超标严重的,应及时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降噪。*.*固体废物本次工程不涉及服务区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即项目运营期无固体废物产生。但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和宣传法规,禁止司乘人员乱丢纸张、饮料袋、易拉罐等垃圾,以保证行车安全和路面两侧的清洁卫生。*.*生态环境在项目运营初期,业主应对工程建设遗留问题进行全面整理,以其必要的功能类型进行恢复;加强交通管理,保证道路通畅和路面整洁;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隰县迎宾北路(太和路)拓宽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选线合理、采取环评要求的污染治理措施后,对环境影响较小、污染物可以实现达标放,本工程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考虑是可行的。五、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和期限;公众可以于本信息公开之后,用信函、传真、电子邮件、固定电话或者其他联系方式,向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查阅报告书简本。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和索取补充信息的期限:公告公布起**个工作日。六、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及主要事项范围:项目附近可能受影响的民众,单位职工或团体、组织和管理部门。主要事项:(*)对项目选址是否合理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项目的环境影响提出自己的看法;(*)要求署名提交书面意见,并留联系电话与通讯地址,以便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反馈意见。七、征求公众意见的具体形式、时间征求公众意见采取召开公众参与座谈会、发放调查表、随机走访、张贴公告、个别走访等的方式,对项目附近最直接相关者、具有代表性的居民等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期间,公众对本建设项目有意见或建议,可以通过书面、打电话和电子邮件的形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反馈。八、联系方式:建设单位:隰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管理局电话号码:***********环评单位:临汾市环境保护应用技术研究所通讯地址:临汾市鼓楼北大街***号邮政编码:******电 话:****-*******传 真:****-*******EmaiL: ******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