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红山嘴油田红62井区克下组油藏2015年开发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项目名称:红山嘴油田红**井区克下组油藏****年开发建设工程*、项目概况红山嘴油田红**井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红山嘴油田的南部,距克拉玛依市东南方向**km,区域构造处于克—乌断阶带和车排子隆起之间的断块区。区内平均地面海拔***m左右,地势平坦,地表为戈壁黄土和少量植被,气候干燥多风,通讯、交通方便。红山嘴油田已开发多年地面工程已建有较为完善的集输、注水、电力、供水、通讯及道路系统,有良好的依托条件。****年红**井区总体部署开发井**口,其中采油井**口,注水井*口。平均单井设计井深****.*m, 钻井总进尺*.**×***m;单井设计产能*.*t/d,新建产能*.**×***t。新建计量站*座,新建采油井单井管线*.*km,新建集油支线*km,注水管线及供配电系统。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建设单位:******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友谊路**号联系人:薛伟电话: ****-*******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北京中油建设项目劳******(国环评证甲字第****号)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中国石油科技园区A座邮编:******联系人:裴蕾电话:***-********传真:***-********E-mail:******.cn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环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是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有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主要包括:(*) 准备阶段:研究有关项目文件,进行工程分析及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正式工作阶段:进一步进行工程分析、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并针对工程施工期和运行期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 编制报告书阶段:汇总资料和数据,提出环保措施和建议,给出结论,完成报告书编制。*、主要工作内容(*) 工程分析:介绍工程概况、项目建设地点、环境概况和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按照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导则和规范要求,对周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监测和评价。(*) 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对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 公众参与:采取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公众意见调查表发放统计、在网上公示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等公众参与方式进行公众参与工作,并对公众意见进行汇总,作出公众意见采纳与否的说明。(*) 评价结论: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为听取社会各界对本工程有关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特将本工程公示,征求公众宝贵的想法和建议。(*)对建设项目的了解程度;(*)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环境现状的看法;(*)对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固体废物以及生态影响的认可程度;(*)对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的认可程度(*)对施工期环境影响的认可程度;(*)对项目建设必要性的认可程度;(*)对项目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环保措施的意见和建议;(*)对项目建设最关心的问题;(*)是否同意项目建设;(**)对建设项目环保工作的预期。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在本次信息公示后,公众可通过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信函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关于该项目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在该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制过程中和报告基本编制完成,报送审批前,建设单位还将举行第二次公众参与,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粘贴工程告示等方式进一步征求公众意见。在此期间公众仍可以通过网站提交、向指定地址发送电子邮件、电话、传真、写信或者面谈等方式发表自己的意见。[注]: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尽量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以便我们及时向您反馈相关信息。七、公众参与程序和方案以及各阶段工作初步安排*、公众参与工作程序:一是在接收建设单位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后*日内以信息公告的形式进行第一次信息公开。二是在环评报告编制过程中,收集公众主动提出的意见。三是在环评报告报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前以信息公告的形式进行第二次信息公开,同时公布环评报告简本。四是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公众意见调查、公众意见汇总分析,并进行信息反馈。*、公众参与方案及各阶段工作初步安排(*)公众参与的目的:使项目影响区的公众及时了解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引起的潜在环境问题信息,使他们有机会通过正常渠道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了解公众最关心的问题、看法、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维护公众的切身利益。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实施公众参与,可提高环评的有效性,增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合理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确保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合理性,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综合和长远效益。(*)执行公众参与的人员:郝清源、吴军涛、裴蕾(*)工作安排:在接到委托书*日之内在网站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公布工程信息、建设单位和环评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以及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收集公众主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在环评报告将要上报审批之前,在网站等媒体以及项目所在地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在第二次公示之后,召开公众参与座谈会,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及收集工作,进一步收集公众意见和建议;最后进行调查问卷的整理、统计工作和调查结果分析;说明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原因说明并形成最终的报告。(*)调查坚持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调查对象主要为可能受工程影响的地区居民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群,沿线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环保专业人士、环境敏感区主管部门等。(*) 本次公众参与工作采取了走村入户、组织座谈会等灵活多样的方法,但是,鉴于工程管道所经地区以农村地区为主,因此调查在采用上述调查形式的同时,更加侧重于现场发放调查表,尤其是在环境敏感区,收集整理受影响群众的意见。
查看隐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