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乌鲁木齐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三纵四横”文光路北延市政工程(环园路~田园路)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

项目编号
点击查看
预算金额
点击查看
招标单位
点击查看
招标电话
点击查看
代理机构
点击查看
代理电话
点击查看

查看隐藏内容(*)需先登录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项目名称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三纵四横”文光路北延市政工程(环园路~田园路)项目  *、建设单位: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建设性质:新建  *、建设项目总投资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三纵四横”文光路北延市政工程(环园路~田园路):****万元;  *、建设项目内容及规模  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三纵四横”文光路北延市政工程(环园路~田园路):项目道路全长**** 米,道路红线宽度**~ ** 米,道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分项包含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附属构筑物、交通工程、污水管道工程、雨水管道工程、绿化给水管道工程、给水管道工程等。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  本项目永久占地将以往的用地性质改变为城市道路用地。除工程永久占地外,工程取弃土、临时工程等均需占用一定的土地。工程完成后,此部分占地可随即进行复垦种植,恢复为目前的状况或较现状更好,因此,施工结束后不会对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取弃土将造成所占用土地表层及其植被破坏、表层土壤肥力下降等。  (*)运营期  本道路为非封闭式,道路长度较短,且位于城市建成区,不会对沿线动物的生境产生阻隔作用。但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和交通噪声将对沿线动物产生一定影响,将改变其生活习性,远离道路,不利于生物间的交流。  *、空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  在整个施工阶段路基工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作业产生的扬尘污染,这些污染在工程施工期将对道路沿线及施工场地周围地区的环境空气产生一定影响。  施工扬尘主要来自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工地)的一些建筑材料的堆放和现场土石方临时堆放,在气候干燥且有风的情况下,产生扬尘。扬尘的起尘量与含水率、气象、风速、起尘风速有关,施工扬尘对施工场界下风向***m之内影响较明显。  本项目道路施工路面敷设所用沥青不在现场进行拌合,******沥青拌合站提供,因此仅在路面铺设时有少量的沥青烟排放,其污染物影响距离一般在**m之内,由于本项目评价范围内不存在环境敏感点,因此,本项目沥青铺浇路面时产生的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中相关规定,对“三纵四横”近期****年及建成后的****年汽车尾气中NO*、CO废气浓度分典型小时气象、典型日气象以及长期气象条件分别进行了预测并绘制了浓度声值线分布图。  预测结果表明“三纵四横”工程建成运营后,道路两侧空气中NO*、CO在预测期限内均不超标,本项目营运期汽车尾气对沿线的居民生活影响较小。  *、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  施工营地生活设施比较简单,生活废水中主要污染因子为COD、BOD*、SS和氨氮。只要加强管理,严格落实环评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对评价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  运营期道路水环境污染物主要路面雨水径流,全部通过本次新建的雨水管道就近排入下水管网,对水环境影响小。  *、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  根据施工期的噪声影响预测结果,项目施工期各施工机械所产生的噪声超过《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dB(A),夜间均超过标准。由此可见,道路施工噪声对施工场地附近**m范围内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夜间施工时影响更为严重。  但施工期相对运营期而言,其噪声影响是短期的暂时的,一旦施工活动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也就随之结束。经采取严格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措施后,项目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  (*)运营期  从近、远期交通噪声预测结果看,距离道路*m处的昼间预测值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a类标准,夜间交通噪声的预测值均超标;距离道路**米以外执行*类标准,从预测结果看,**m处的预测值全路段昼夜间均未超过*类标准。预测结果表明,道路建成后,对周边区域声环境影响不大。  *、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  施工过程中挖起的废沥青、路面弃方、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各种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处置。  产生的弃土和废渣石,应本着因地制宜、自身消纳的原则,首先应尽量为工程本身利用,以利于减少占地和节约工程费用。施工期挖方量大于填方量,根据乌鲁木齐市总体规划,城市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城市北部高新区、经开区、城北新区以及西部西山片区和东部水磨沟片区,项目位于城北新区,就近可以利用。对本工程中不能就近利用、消纳的弃方应依据《乌鲁木齐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根据乌鲁木齐市政市容管理局安排,由施工单位定期统一运至建筑垃圾场填埋处置,项目区域内不设置永久弃土场、弃渣场。  (*)运营期  运营期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影响是在道路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主要为沥青废渣,这些废渣在公路建成的前几年没有影响,只有在道路维修过程中才产生,对于道路维护翻挖产生的废弃沥青全部运往乌鲁木齐市指定的回收点进行回收利用。拟建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三、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废气  (*)本工程各施工工地出入口必须设立环境保护监督牌。(*)道路施工工地周边百分百围挡。(*)施工物料堆放应百分百覆盖。(*)出入工地车辆应百分之百冲洗。(*)房屋拆迁时应百分之百湿法作业。(*)每条道路施工工程竣工后**日内,施工单位必须平整施工工地,并清除积土、堆物。(*)出现五级以上大风天气时,禁止进行土方和拆除施工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  *、废水  (*)应严格控制施工工地的生活污水排放。施工人员驻地应设置临时环保厕所,要求由专人定期清理;其余的生活污水要求建临时储存池储存,用于施工区域内的洒水降尘,不得随地排放。(*)混凝土废水、泄漏的工程用水以及混凝土保养时排放的废水,需修建防渗简易沉淀池,经沉淀后,上清液回用,不得排入环境。(*)应建全封闭临时堆放棚,材料堆放场、挖方、填方四周应挖截留沟,以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截留沟废水汇入简易沉淀池。(*)施工单位对施工场地用水应严格管理。  *、噪声  (*)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的设备。(*)要合理的安排好施工时间和施工场所。(*)文明施工。(*)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及现场施工人员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工程施工应使用商品混凝土。(*)晚上施工时,尽量减少使用机械,多安排人工干活。  *、固废  施工过程中挖起的废沥青、路面弃方、施工垃圾、生活垃圾等各种固体废弃物,应分类处置。  *、生态环境  (*)开工前,对施工范围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达到既少占地又方便施工的目的。(*)施工工区等临时建筑尽可能采用成品或简易拼装方式,尽量减轻对土壤及植被的破坏。(*)严格规定施工车辆的行驶便道。  (*)严格控制施工用地范围,严禁施工车辆破坏道路红线以外的地表植被。(*)施工单位必须自觉遵守和维护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教育好队伍人员爱护施工程段周围的一草一木,做到文明施工,规范施工,按设计施工。  *、社会环境  (*)在工程开工前,应对需拆迁的房屋应严格按照《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国务院第***号令)的要求进行补偿,妥善安排好被拆迁户的生活。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充分听取拆迁范围内居民的诉求,制定可行的拆迁安置方案和补偿方案,避免强拆和因拆迁引起居民群体上访等事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加强联系,合理控制施工路段的交通流量和流向,切实做好交通疏导,并在所使用的运输通道交通高峰时间停止或减少车辆运输,以减少车辆拥挤度,降低噪声。(*)对施工运输车辆加强管理;运土方车辆采取苫盖等措施减少路面扬尘;对运输道路定时洒水抑尘;合理堆放建筑材料。(*)施工期必须合理的预留沿线居民的通行便道。  四、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  *、生态和景观  随着公路两侧绿化带的建成,临时占用场地的植被恢复等的及时完成,可改善道路沿线的生态现状、美化环境,同时可提高乌鲁木齐市城市边缘的景观水平和增加生物净化、防尘、降噪等积极作用。  本道路为非封闭式,道路长度较短,且位于城市建成区,不会对沿线动物的生境产生阻隔作用。但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排放的汽车尾气和交通噪声将对沿线动物产生一定影响,将改变其生活习性,远离道路,不利于生物间的交流。本项目运营后重新绿化,将改善这些景观的不利影响。  *、废水  运营期道路水环境污染物主要路面雨水径流,全部通过本次新建的雨水管道就近排入下水管网。此外,应加强对沿线地下管线特别是污水管网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防止因爆管或管网堵塞造成污水横流,造成污染。  *、噪声  (*)道路两侧第一排住宅楼的朝向宜平行于道路,这样可减弱交通噪声对其背后建筑物的影响。(*)道路两侧绿化带内应选择枝繁叶茂、生长迅速的常绿植物,进行乔木、灌木、草搭配密植。(*)要求道路路面采用多孔性路面材料。(*)严格执行机动车噪声的排放标准。(*)定期保养、维修隔声设施。严格限制车速,禁止大型重型车量在夜间行驶。(*)在道路两侧有声环境敏感目标的路段设立限速标志和禁止鸣笛标志。(*)建设单位应委托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站对沿线道路两侧住宅楼内以睡眠、休息为主要目的的卧室房间进行声环境现状监测,若噪声超标,应采取单独隔声综合治理措施。  *、废气  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确保机动车尾气达标排放;加强道路交通管理,降低尾气污染。保证道路两侧留有足够的大气防护距离,道路两侧种植易植易活、枝繁叶茂、生长迅速、吸附尾气效果好的常绿植物。  *、固体废物  道路维护翻挖产生的废弃沥青全部运往乌鲁木齐市指定的回收点进行回收利用。  *、社会环境  (*)管理机构应做好交通运输安全预防和宣传工作。本项目“三纵四横”要求对道路通过居民住宅的路段应设置红绿灯、及减速标志等安全防范措施,保证居民交通安全。(*)在施工结束、运行之前,完成各类通道的建设、与相关道路的衔接以及安全标志的设置。(*)做好环境美化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加强道路主体工程和附属设施的管理工作,确保通道工程畅通,以提供人民的出行方便、工作方便。(*)本工程人非共行道用彩色花砖铺砌,采用无障碍设计,上下位置设置路缘坡道等。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在人非共行道上设置由触感材料和导向块材组成的盲道和无障碍坡道,盲道宽度**cm,方便残疾人行走。  五、环评报告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综合本评价分析及预测结果,本项目的开发建设,只要严格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在严格控制施工污染源情况下,将不会对周边环境质量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因此,该项目的开发建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是可行的。  六、公众索取信息的方式和期限  *、公众索取信息的方式  公众可以在相关信息公开后,到环评单位查阅报告书简本,以电子邮件、信函方式向环评单位及建设单位咨询。  *、 公示期限:****年**月 ** 日至****年**月 * 日止。  *、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地址:乌鲁木齐高新街***号盈科广场A座*楼  邮编:******  联系人:杨旭敏 电话:***********  *、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与联系方式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地址: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号  邮编:******  李广 电话:****-*******  邮箱:******  七、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本次公示主要征求公众对拟建项目区域环境质量的看法;对目前区域范围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的认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公众对本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包括环境空气、水环境保护、声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等;对本项目建设的态度。  八、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告之日起 **个工作日内,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以上联系方式,向建设单位或环评单位工作人员以口头建议、发送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发表对本工程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
查看隐藏内容